但福清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显著,全年受西风带及副热带环流交互影响,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年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0摄氏度以上,霜日极少。霜降节气,福清当地温度多在20摄氏度以上,不会有霜冻现象。由此可以肯定,“福清的霜降未降霜”。
福清三面濒海,海洋性气候也非常突出,夏长而无酷暑,冬短且少严寒。沿海乡村几无霜日,内陆山区一般至深冬时节,偶尔会有降霜现象。比如一都、东张海拔200米以上的乡村,在冬末春初枇杷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有时会遇到降霜、产生冻害,如果未采取熏烟、覆盖等防霜冻措施,可能造成花器或幼果冻伤,影响枇杷的产量和质量。
秋冬时节,福清南岭大姆山、镜洋大化山等旅游胜地,偶尔会看到一片片的霜后红叶。但“秋浓”还需“霜重”,像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那样的“枫林如火,漫山红遍”的红叶盛景,在福清很难遇到。
(二)
晚秋是柿子、柚子大量上市的时候。在福清,有霜降时节吃红柿子的传统。
当季的柿子皮薄肉厚,味道甘甜,富含维生素和糖分,是秋冬季节的时令佳品。柿子象征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事事顺遂、家庭和睦。霜降时节吃红柿子,是顺应时令、调养身体的传统习俗,也是对自然馈赠的珍惜与感恩。
福清东张、一都一带也产柚子。柚子酸甜多汁,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能够清热去火、润肺止咳,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制作成柚子茶等饮品。
(三)
福清镜洋、东张、渔溪、宏路有农谚云:“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
当地人们认为,霜降节气是进食补品的好时节,俗称“贴秋膘”。人们会选择一些食物,滋补润燥,又不宜过于油腻,比如羊肉、牛肉、兔肉等肉类食品。尤其当年新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霜降润燥首选吃鸭。
(四)
霜降节气后,气温下降,寒意渐浓,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这一节气的科学养生,显得尤其重要。中老年人尤其要注重保暖,防止血管快节奏涨缩,以稳定血压和血糖。
1994年版 《福清市志》是,收集了一批福清民间关于季节与气候的谚语,其中有一句“霜降,铺草睏”,意思是到了霜降时节,必须给床铺草席底下铺上稻草了。
现在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有“稻草铺床”的记忆。早年大多民众不要说睡过,甚至没有见到过如今已经流行的“席梦思”。秋末冬初,大家只能在草席底下铺上一层洒干的稻草,或者用当年新割稻草编成的草垫子,将其作为越冬御寒的“神器”。
这个时节,福清街上的人们开始会穿戴上厚实的衣物鞋帽,以应对寒冷的天气,防止皮肤燥裂。
(五)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霜降时节,菊花盛开,旧时在福清,一些文人雅仕会邀约举办菊花会,赏菊饮酒,享受秋天的美好时光。菊花会通常选择在私家花园,或其他公共开放空间举办,以便更多的官绅士民、外来游客参与其盛。
除了赏菊之外,如今文旅部门、融光诗社、文艺协会等还会组织举办各类活动,如菊花摄影展、菊花书画展、菊花诗词朗诵会等等,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