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8

【玉融文化】福清的霜降未降霜

 
小帮 发表于 2024-10-24 10: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736 1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一)

103332uwwtm200mt00d0xn.png
103333a3u4z3zfsa4eum3o.png

First Frost


霜降,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般地,气温降至0摄氏度以下,方可见霜。民谚有云,“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当然,凝露为霜的,主要是我国的北方地区。进入晚秋,气温骤降,霜降时节,北方地区特别是高海拔地区通常会有初霜出现。

103333j0kzv18k0vuh03q3.png
103333f942pii90isse4ps.png
103333i4cf89gzcefplwew.png

First Frost

103333hgduzw5un7ddzkb4.jpeg

但福清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显著,全年受西风带及副热带环流交互影响,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年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0摄氏度以上,霜日极少。霜降节气,福清当地温度多在20摄氏度以上,不会有霜冻现象。由此可以肯定,“福清的霜降未降霜”。

福清三面濒海,海洋性气候也非常突出,夏长而无酷暑,冬短且少严寒。沿海乡村几无霜日,内陆山区一般至深冬时节,偶尔会有降霜现象。比如一都、东张海拔200米以上的乡村,在冬末春初枇杷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有时会遇到降霜、产生冻害,如果未采取熏烟、覆盖等防霜冻措施,可能造成花器或幼果冻伤,影响枇杷的产量和质量。

103335d0zuupp1ywi9ucpw.png

秋冬时节,福清南岭大姆山、镜洋大化山等旅游胜地,偶尔会看到一片片的霜后红叶。但“秋浓”还需“霜重”,像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那样的“枫林如火,漫山红遍”的红叶盛景,在福清很难遇到。

(二)

103335jovjplejtjnp6jez.png

晚秋是柿子、柚子大量上市的时候。在福清,有霜降时节吃红柿子的传统。

当季的柿子皮薄肉厚,味道甘甜,富含维生素和糖分,是秋冬季节的时令佳品。柿子象征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事事顺遂、家庭和睦。霜降时节吃红柿子,是顺应时令、调养身体的传统习俗,也是对自然馈赠的珍惜与感恩。

福清东张、一都一带也产柚子。柚子酸甜多汁,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能够清热去火、润肺止咳,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制作成柚子茶等饮品。

(三)

福清镜洋、东张、渔溪、宏路有农谚云:“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

当地人们认为,霜降节气是进食补品的好时节,俗称“贴秋膘”。人们会选择一些食物,滋补润燥,又不宜过于油腻,比如羊肉、牛肉、兔肉等肉类食品。尤其当年新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霜降润燥首选吃鸭。

103334v5j0vum0vpepcuhp.png

(四)

霜降节气后,气温下降,寒意渐浓,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这一节气的科学养生,显得尤其重要。中老年人尤其要注重保暖,防止血管快节奏涨缩,以稳定血压和血糖。

1994年版 《福清市志》是,收集了一批福清民间关于季节与气候的谚语,其中有一句“霜降,铺草睏”,意思是到了霜降时节,必须给床铺草席底下铺上稻草了。

103333uk6wxtwwq33ot3x7.jpeg

现在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有“稻草铺床”的记忆。早年大多民众不要说睡过,甚至没有见到过如今已经流行的“席梦思”。秋末冬初,大家只能在草席底下铺上一层洒干的稻草,或者用当年新割稻草编成的草垫子,将其作为越冬御寒的“神器”。

这个时节,福清街上的人们开始会穿戴上厚实的衣物鞋帽,以应对寒冷的天气,防止皮肤燥裂。

(五)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霜降时节,菊花盛开,旧时在福清,一些文人雅仕会邀约举办菊花会,赏菊饮酒,享受秋天的美好时光。菊花会通常选择在私家花园,或其他公共开放空间举办,以便更多的官绅士民、外来游客参与其盛。

除了赏菊之外,如今文旅部门、融光诗社、文艺协会等还会组织举办各类活动,如菊花摄影展、菊花书画展、菊花诗词朗诵会等等,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首发:知福清

作者:张海燕,福清市老年学学会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清香百合花 | 来自山东
有才华就是不一样,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4-10-25 09:13:40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14 15:52 , Processed in 0.076162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