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9

侨乡福清教师:花间吟诗 在“三福”之地诵读千年

 
大姐姐 发表于 2024-9-19 08: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705 1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中秋,是中国民间盛大的传统节日。在辛弃疾眼中,我们都是可以杯且从容、歌且从容的。这一天,不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举头望月,千里共婵娟,天涯共此时。”

中秋节到来之际,著名侨乡福建福清的小学语文教师洪嘉敏来到瑞云塔下,深情朗诵辛弃疾在中秋之夜所作的宋词《一剪梅·中秋元月》。

085847r800gocl02ee44kp.png

洪嘉敏朗诵《一剪梅·中秋元月》(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团圆美满是佳节。洪嘉敏出生在潮汕,是一名新福清人。谈起中秋记忆,洪嘉敏坦言从小过的是拜月祭月的中秋,与家人围坐,共赏一轮明月,同尝月饼清香。


食月饼的习俗始于北宋,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洪嘉敏告诉记者,福清的月饼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又叫“大礼饼”,形体大,馅加肥肉,一面敷有芝麻。相传为元代闽中沿海人民曾将情报夹在大月饼中送往城外。

福清还有一个独特的中秋风俗,每一甲子在城区利桥瑞云塔举行“点塔灯”民俗活动。这令洪嘉敏印象深刻。她说,“现在正逢盛世,经常是灯火通明,不用等60年也可以见证点灯盛会了。”

今年已经是她在福清度过的第九个中秋。这些年,不仅见证了福清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洪嘉敏还感言,“福清有唐陂宋桥元佛明塔清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文人雅士在此唱和,留下过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一座有根的城市。”

085847k3kwtc01jew6v33k.jpeg

洪嘉敏阅读诗词(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作为一名教师,洪嘉敏从小爱文学、爱诗词、爱诵读,如今就职于福清市百合小学第二校区。1992年出生的她身上透露着沉静卓然之感。“父亲教我们姐弟几个读诗,给我们讲诗人的故事。翻开又合上的诗集里,留下了我们许多思考。”洪嘉敏认为,人还是要爱诗的,在土地上生活,也要在云间读书、花间吟诗。物质与精神哪一方面都不能缺失,精神食粮更加重要。


“先秦的浪漫与萧索,无尽芳华的盛唐,每一个时代都有时代的芬芳。浮躁的时候,读一首诗,就可以拥抱一片缤纷的星海,充盈自己的精神。”洪嘉敏说。

九年前,洪嘉敏来到福清投身教育事业,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坚持诗意语文教学。课堂上,她以朗读、吟诵、情景剧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对于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洪嘉敏认为首先要让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千百年来被记录在中国土地上的诗歌。日常上课,她润物无声地讲述古人故事,让孩子们倾听古人心声;带他们反复吟诵诗词,在声声入耳的经典诵读声中,拥抱爱国情怀。

085847pkzpz72mflzdll5f.jpeg

洪嘉敏成为一名读书博主(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由于文学素养高、文字功底深厚、诗词储备量大,洪嘉敏曾获多次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嘉宾,并广泛参与诗词大会等节目和诵读赛事。温婉优雅,充满诗意与文采,洪嘉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教学之余,洪嘉敏还有一个新身份——读书博主。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她结合自身感悟分享着唐诗宋词等经典文化。“最大的益处在于能够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和诗词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智慧,那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你还可以在诵读诗词的时候获得一份内心的宁静,吟诵出来自千年前的那份同频共振的心情。”洪嘉敏说。

读一首唐诗,吟一阙宋词,品一片神韵,携一缕幽香。洪嘉敏说,“让我们相约福建福州福清‘三福’之地,共同参与‘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共赴一场诗意之约。”

085847ep1wyx0tgl07yy4y.png

来源:央广网

编辑:翁秋英

出品: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欢迎转载 转载请标明来源出处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
清香百合花 | 来自山东
已经做的很好了,赞一个,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4-9-22 08:30:00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14 15:50 , Processed in 0.070346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