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4

好消息频传!福清托起稳稳的“医”靠!

小帮 发表于 2024-8-5 09: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224 1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下面一起来看

“民生建设巡礼”系列报道的第二篇

“医”路向前幸福长

——福清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医疗是民生之需

“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是城市发展让群众有获得感
和幸福感的基础之一

回顾福清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如火如荼
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
医疗人才队伍提质扩容
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093102t238ts2z2282mo9v.jpeg



01

医改“红利”更惠民

图片




“有了‘联合病房’,市里的医生过来坐诊、检查,住院报销比例高,省时省力还省钱,‘一站式’解决我们看病难题。”

近日,从镜洋镇卫生院出院的镜洋村村民林依姆为“联合病房”不住地点赞。得益于福清市第三医院与镜洋镇卫生院共建“联合病房”,林依姆在卫生院就医即可享到福清市第三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林依姆说,“从家里去一趟大医院,搭公交的话要40分钟,还得转车,而到镜洋镇卫生院,步行仅需10分钟,看病检查都不需要孩子陪同了。”


093101f0z46cyudossdus9.jpeg

福清市第三医院和镜洋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在“联合病房”查房


无独有偶。在福清,还有一群患者因为“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分级诊疗服务留在了基层——他们在乡镇卫生院做影像检查和动态心电图,由福清市医院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时诊断;即使是疑难杂症的检查,也不必次次进城,“家门口”的医院一样能看。

在福清,还有一些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因疾病需要卧床或者身体衰弱、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正在接受家庭病床服务。今年,福清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医疗机构扩展至25家,成功建床392例,让患者在家就能“住院”,并享受医保报销。

所谓“看病难”,关键“难”在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农村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较弱,致使群众大病小病都挤到大医院。

093102tw4y0e2pm8dxxynn.jpeg

093102clb52bq64izt740u.jpeg




福清的破题思路,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高位谋划,因地制宜构建“1+5+X”发展模式,即以三级综合性医院福清市医院为“龙头”,以福清市第二医院、福清市第三医院、福清市第四医院、福清市第五医院和海口中心卫生院为“区域分中心”,辐射带动全市783个基层医疗机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下沉,形成“15分钟就医诊疗圈”,实现分层级带动发展。同时,城北片区由福清市第三医院牵头,整合东张镇中心卫生院、镜洋镇卫生院、一都镇卫生院、宏路和石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城北医疗集团”

此外,福清市医院、福清市第三医院牵头整合全市24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起2个紧密型医共体,让基层真正“强”起来;福清市医院与20家基层卫生院签订协议,建立起“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乡村胸痛救治点”的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为挽救更多胸痛患者的生命争取宝贵时间;以福清市中医院为龙头,建立县域“中医医联体”,依托智慧共享中药房,形成覆盖全市的“智能、共享、便捷”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

093102wowwhi0hwohmntbj.jpeg
福清市智慧共享中药房

近年来,福清已建成灵活多样的医联体模式、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向上高位对接,提升自身医疗服务能力,向下紧扣基层,组建县域医联体,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和县域内卫生人才有序流动,托起群众稳稳的“医”靠。

一系列举措让更多群众
选择在“家门口”看病
患者满意度、县域内住院率
及医保基金支出占比等关键指标
均位居福州第一
“福清模式”在福州市深化主题教育
推进集团化办医工作现场会上
作了典型经验发言


02

硬设施更硬

图片


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离不开一个个医疗项目
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累计投入约17亿元建设58个卫健补短板项目,其中,福清市医院新院二期项目、福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项目、福清市中医院住院大楼、海口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楼、镜洋镇卫生院医技楼扩建项目、福清市第五医院病房综合楼新建项目、福清市第四医院新建医技综合楼项目、宏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项目等44个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093102w9o3y6ova3ggjvbv.jpeg

福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项目

093102ce21t5yeaj2rej1e.jpeg

海口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楼

福清医疗卫生领域
重点项目建设“遍地开花”
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及硬件条件
得到显著提升


093102v9774n975799d5lo.png


新(改、扩)建业务用房面积约58万平方米,全市实际开放床位数5806张,医疗机构医学流程更加规范,功能布局和科室设置更加完善,群众就医环境和就医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走进福清市医院
一座座崭新的医院大楼错落有致
大楼内部宽大、便捷的设计
和布局将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就诊体验

093102ul1wjkul101d03fl.jpeg

福清市医院

作为我市唯一一家三级综合性医院,福清市医院新院按照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规模和标准建设,去年6月二期正式启用后,以“大数据、大健康、大综合、精专科”的发展思路,医院学科建设“加速度”,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大跨步”。


日前
记者在福清市第二医院新院项目现场看到
一期建设大楼全面封顶
内部砌墙施工正火热开展
工人忙碌有序

093103w5ubt9811tb9r5jn.jpeg

福清市第二医院新院项目现场


据悉,福清市第二医院新院项目概算总投资9.1亿元,于去年7月初动建,工期30个月,预计明年12月前竣工。该项目一期远期规划床位800张,总用地面积约125亩;主体建筑为门诊大楼、急诊楼、医技楼、住院楼、感染楼等。“新院区建成后,床位将从原来的300张提升至1100张。”福清市第二医院副书记陈筱英表示,医院服务范围辐射龙高半岛及海口镇数十万人口,新院区将被打造成一所高标准、高质量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成为龙高半岛的医疗区域分中心,以进一步提升龙高半岛的整体医疗卫生水平。


除了福清市第二医院新院项目,全市城乡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福清市第五医院医技综合楼项目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18200平方米,规划病床数260张,于近日正式接入福清供电公司的电力供应,为三期工程竣工奠定坚实基础;福清元洪医院建设热火朝天,该项目一期总投资约2.5亿元,主体包括8层住院楼、3层门诊医技综合楼、3层公共卫生中心及6层职工周转用房和附属设施建设,建成后将新增床位200张……

这些医疗项目的建成
一步步将把民生福祉落实在地
切实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问题
推进福清医疗服务建设共享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03

软实力更强

图片



在提升医疗软实力方面,福清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资源布局,全市各二级以上医院均高位嫁接省、福州市三甲医院,采取“边输血、边造血”方式开展合作共建,各有侧重发展1—2个优势学科,精心培育品牌专科。此外,引进了以“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彭志海教授领衔的优秀技术团队,填补了我市部分医疗技术空白。



福清市医院肝胆外科在彭志海教授的引领下,已逐步掌握了多项高难度手术技巧,包括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左、右半肝切除,巨大肝癌切除,复杂胆道结石手术等;



福清市第四医院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助力下,首次开展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这也是该院首例微创手术,实现项目、技术“双突破”;



福清市第五医院在“省级名医工作室”加持下,开展首例胃肠道肿瘤精准微创手术治疗,并突破手术年龄……


093103x0s6e7gn3zs10cza.jpeg
彭志海教授

“不仅是医疗技术的提升,通过合作共建,使得制度建设、流程再造、人文素养塑造等方面的同质化平移,助力提升我市医疗体系整体实力。”

图片

福清市卫健局人事科科长马瑜婷表示。

推动健康福清建设
人才是关键

福清筑巢引凤,探索出台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对省、地市级高层次卫技人才和紧缺专业博、硕士人才的全职引进,打造出聚才引智的强磁场、新高地。目前,我市共引进高层次卫技人才224名,已为123名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房源,已发放生活津贴1650万元。同时,我市充分发挥本土人才引领作用,累计培育本市高层次卫技人才84名。

093103cx7xz3x0j800qyqj.jpeg

资料图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福清人民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文 薛雅平 章之晗 林宇铖(实习) 图 周徵 王鸿鹏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半度微凉 | 来自福建
医路向前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4-8-6 22:09:30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15 04:36 , Processed in 0.082745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