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7

[政坛人物] 【玉融之子】“黑松”林秉兴

 
小帮 发表于 2024-7-17 14: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3049 1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一)


玉融之子

140720vttduqbbdbe05bea.jpeg

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年夏季,一个烈日高挂的日子,林秉兴揣着组织部门的工作调动介绍函,骑着那辆日日陪他走村闯寨的28吋永久牌脚踏车,货架驮着简单的行李,顺着那条刚修成不久的沙土公路,前往全县距离县城最偏远,1961年刚刚从高山公社析分出来的东瀚公社报到,担任东瀚公社的党委书记。

140720xz4uf14x4q58tkhj.jpeg

百余里路程,弯弯曲曲,上岭下坡,足足花费了半天多时间。过午时分,林秉兴到达公社所在地,已经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

放下行李,简单安顿一下,身边同事正要按照惯例介绍公社的情况,林秉兴却让他们立即带自己到各个大队走走。这是他的习惯动作。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不论到哪里,他都要先四处走走,找老乡们聊聊。他说,这才是最快掌握实情的实招。

这一走,听了大队干部社员的反映,给林秉兴留下的感触特别深。以往他也听大家讲东瀚是“死人骹尾”的地方,眼下情况确实如此:山秃风狂,别说常年缺粮,连鼎里的水和灶腹里的柴草都缺!不缺的,就是漫山遍野像撒豆般星罗棋布冷冰冰的大大小小石头,真是名不虚传的“万石山”啊!



(二)

整整花费了半个多月时间,林秉兴走遍了东瀚的山山水水,边边角角,包括没有大路、脚踏车都走不了的万安,要乘着小舢板过渡的文关、可门。

也因此,他慢慢心中有数:东瀚之所以穷困落后、发展迟滞,是受了风、水、土三个灾魔的制约。

这里是地位福清龙高半岛突出部,又是世界著名海上风弄海坛海峡南口,风力特别大,常年有200多天风力在6级以上。

140720yy9tztzxtzg09jff.jpeg

这里的水资源奇缺,别说农田灌溉用水,在一些大队,遇到连续高温干旱的年份,就连人畜的饮用水,也有大半年要喝水井里的“苦咸水”,或者一勺一勺从土坑里舀上来的“黄土水”。

这里的水土流失严重,夏季一阵雷阵雨,一场台风雨,从山上冲下带着黄土的浊水,都把东瀚周边的海面变成一个小“黄海”。

而这些问题的根子,就在于东瀚地区“缺绿”,地表少有树木林草等植被,没有保护层,又没有缓冲带。而要改变这一状况,首要工作是要发动全公社上下投入,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

(三)

由于长年工作生活在基层,日日风里来雨里去,又不习惯撑伞戴笠,林秉兴的脸显得特别黑,红里透黑,黑得出油,活似地方戏台上的黑老包。

林秉兴的工作作风和他的外表一样,简单实诚,风风火火,说干就干。

140720qeeeuklw6o85zoww.jpeg

他先对东瀚以往种树树枯、种果果死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论是:风煞大,土层薄,水缺乏。要在这样地方植树造林,绝对不能简单地移植外地普遍种植的树种,而要寻找一种能够适应这里自然条件,不怕风大,耐瘠耐旱的树种。

于是,他苦苦地陷入了找寻树种的探索。一次偶然机会,林秉兴在一份报纸上看到关于黑松的介绍文章,如获至宝。他连夜把公社林业站干部喊来,让他去打听什么地方能买到黑松树苗,又给他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必须在一个月内见到黑松树苗,“不然要拿你是问。”

公社林业站干部早听说过林秉兴的工作风格,自然不敢怠慢。经过向同行请教,与上级部门联系,终于如期把第一批黑松树苗放在林秉兴的面前。

林秉兴深情地看着这一捆梱树苗,仿佛看到了绿色的希望。他立即召开全公社干部大会,作了简要的动员部署,一场轰轰烈烈种树大战就这样在东瀚展开。

(四)

140720sfcp3c02p0drcf6c.jpeg

如此经过三年持续不断的努力,东瀚公社的大部分山头,陆续都种上了黑松,以往光秃秃的石头山披上了绿装。

说也奇怪,这些栽在东瀚大小山头的黑松苗,不知是适应这里水土,还是也通人性被林秉兴们的精神感动而报答知遇,生长得特别壮特别绿,不几年就成片成林,成为东瀚山岭上除石头之外吸人眼球的又一景观。

正是由于林秉兴的执着,黑松成了东瀚山岭的主人。林秉兴,在刚刚拆分设立的东瀚公社,带领广大干部社员用自己的双手,彻底改变了东瀚的缺林少绿的面貌。老一辈东瀚人都念叨林秉兴的恩德,有人干脆就把这漫山遍野绿油油的黑松,称为“林秉兴黑松”。

(五)

从1961年至今,东瀚独立设社建乡已经60多年,一届届党政班子接续奋斗,建设大美东瀚。

140721un2dp2idncdqxwz2.jpeg

林秉兴己经走了好多年了,但人们一看到一提到布满东瀚山头的片片黑松林,总会联想起这位脸孔黑黑的老书记,联想起他领着大伙载种黑松的情景。

正像福清人常常纪念组织他们修起东张水库,打响改变福清十年九旱旧貌第一场大战役的温秀山,纪念大家认为不可能实现,而他却坚持不懈力克万难终于建成闽江调水工程的练知轩一样,林秉兴的英名,深深地铭刻在东瀚的山岭,烙进了东瀚人民的心田。

140721h85nlzpfe58z5ffl.jpeg

林秉兴黑松,黑松林秉兴,永远扎根在东瀚的山山岭岭,在大风中傲然挺立,成为一座绿色的丰碑。



作者:严家梅,福清市首批社科专家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清香百合花 | 来自山东
希望发展越来越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4-7-18 05:30:47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14 23:09 , Processed in 0.073402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