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普通话的“足”,福清话有两种表述,一是“脚”,二是“骹”。

“脚jiǎo”,福清方言读【gyo12】,《戚林八音》:“脚(求香切,阴入),足也。”

“骹qiāo”,福清方言读【ka53】(气嘉切,阴平),《说文解字》:“骹,胫也。”胫骨近脚处较细的部分,亦指脚。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七言律诗《次韵袁公济谢芎椒诗》,其中有“河鱼溃腹空号楚,汗水流骹始信吴”句,这里的“骹”,就是脚、脚心的意思。由此可见,千年之前,诸如“骹”这类文字,已经在唐宋文化中大量运用。

福清方言是唐宋古音的“活化石”。以“足”为例,除了书面语偶用“脚”之外,大量的口语词汇,都是使用“骹”字。
(二)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语经历了大量的革新和演变,一些原来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汉语语词逐渐式微。比如“骹”字,《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入,但在传承了中原官话的唐宋古音“活化石”福清方言中,却存留有大量与“骹”相关的词汇。
第一类:“骹”,用作本义,足、脚的意思。
【骹尖】【ka44zie53】脚尖。
【骹皮】【ka44pui44】脚的硬皮。
【骹戋指】【ka44zia32 zai32】脚趾头。
【骹跖底】【ka44zyo21læ32】脚掌。
【骹目核】【ka44moe44ho15】踝骨。
【骹后】【ka44øau4 la53】脚后跟。
【骹肚仔】【ka44lu44gia32】小腿。
【骹肚母】【ka44lu44mo32】大腿。
【骹覆头】【ka44pu12 tau44】膝盖。
【骹攽下】【ka44ba44øa42】胯下。
【骹布】【ka44buo21】擦脚布。
【骹碗】【ka44øua32】脚掌凹进的部位。无脚腕者不能当兵。
【骹踏车】【ka44la15cia53】自行车。
【骹车背】【ka44cia44bui42】用于载客的自行车。
第二类:“骹”,用作比喻义,足下,手下供使唤的人。
【骹手】【ka44 ziu32】人手。供使唤的人。
【骹仔】【ka44øia32】狗腿子。供使唤的人。
【骹角】【ka44gyo21】手下,供使唤的人。
第三类:“骹”,用作引申义,跟走路相关。
【骹遛】【ka44liu44】①游玩,散步,旅游。②玩弄:伊爱~人(他
喜欢玩弄人)。
【骹神】【ka44si44】①走路时脚步的轻重:伊行路~嘢轻(他走路脚步很轻)。②勤快的程度:伊~轻,一告就行(他很勤快,一喊他做事情,他就走)。
【骹遛仔】【ka44liu44 øia32】浪荡子。
【骹遛溪】【ka44liu44kæ53】把人当傻瓜耍。
【骹遛做】【ka44liu44zo21】边玩边做,极不认真。
【骹遛帮】【ka53liu44 bo53】常在一起玩的伙伴。
【骹手解】【ka44ziu44hai42】戏剧术语,演员的手脚身段。

此外,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还有:洗骹(洗脚),猪骹(猪蹄),鸡骹(鸡爪),桌骹(桌脚),椅骹(椅脚),透骹(舒畅),刣骹(赌博时合伙宰人),翘蚊骹(摆架子),等等。
(三)
熟语,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的定型词组或短句。福清方言熟语中,也有不少与“骹”有关。

骹踏两条船。意即脚踩两只船。
骹戋指会拍算盘。比喻精于计算。
骹踏底门三般相。指谈婚论嫁时,女方代表到男方家里看家境。
死人骹尾。比喻狗不拉屎的偏远地方。
会晓蚊翘骹。意即知道个啥?
天对依奶骹。意即答非所问,近于风马牛不相及。
卜上轿,来缠骹。比喻临阵磨枪。
细骹肚做,大骹肚食。意即有的人劳作,有的人享受,劳逸不均。
牛骹落着别人箂仔底。意思是把柄落在别人手里。
作者:陈则东,福清方言研究会名誉会长
来源:知福清
2024-06-27 18:44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