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龙江北岸九亩底、侨联片区公园: 昔日老江滨变身文化新地标
从南门桥到玉融大桥,龙江北岸的公园,由过去的串珠成链、连点成线到如今的聚线成面,连线成带,这里迸发着勃勃生机,不仅是网红潮流集结地,更是成为福清的文艺新地标,让市民们在家门口邂逅“诗与远方”。
走进江滨公园,在绿树掩映下、花团锦簇中,公园成了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健身的打卡地。在崭新宽敞的公园里,锻炼的人三五成群,有慢走的、跑步的、练拳的,各得其乐;健身器材旁,时有市民群众健身锻炼;茶馆里,环境雅致清净,市民边喝茶“攀讲”边享受园林美景,处处升腾着浓浓的“市井味”。
“江滨公园改造得越来越漂亮,不仅保留了原来熟悉的面貌,功能也更全,面积更大了,现在逛公园、锻炼身体,更加舒心了。”
在江滨路生活多年的薛依伯每天必到公园里逛,看到公园的美丽景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流,他乐在心头。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的江滨公园是附近民休闲锻炼的“乐园”,但随着时光流逝,这里的设施设备逐渐老化,服务设施缺乏,场地局限,已不能满足群众对公园绿地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此,福清启动沿江区域棚户区改造,并通过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实现沿江滨公园完成闭环,形成环龙江的完整步道福道,从而还生活岸线于民,还一片绿意,一江福道给老城区居民。“滨江公园定位为绿色生态滨水公园,在保留原有特色标志、现状大树的基础上,增加了仿古建筑、大草坪等景观,主要打造丰富的林下休憩、娱乐空间,并新建生态驳岸及沿江休闲步道,公园占地面积约21000平方米。”市城投园林公司工作人员林芳婷介绍说。随着提升改造工程的顺利完成,“老公园”以“高颜值”重新亮相,视野宽阔,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褪去了曾经的拥挤、杂乱,沿江栏杆换成了大面积绿植边坡,将公园的景致与龙江两岸融为一体,石板铺就的沿江休闲步道贯穿公园东西,游客既可散步又能欣赏滨江风景。
同时,公园新建配套管理用房、沿江水榭、廊架、儿童游乐区等以提升便民服务,其中,配套管理用房为一层建筑占地面积为1059平方米,层高为7.8米,内设管理办公室、中控室、大众茶馆、公共卫生间等。“整个公园功能分区更加优化,场地功能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趋于完善,为周边群众提供了惬意的休闲生活环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提升公园品质为目标,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更好地让市民游客充分享受公园提升改造的建设成果,持续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园。”林芳婷说。曾经的九亩底,是西门车站、老旧居民区,地势低洼、房屋破旧,一到暴雨台风天,便饱受水淹困扰。如今的它“蝶变”为公园,沿江水榭意趣十足,游乐设施别具一格,花繁叶茂缤纷摇曳,更有红砖、白墙的特色商业街,创新的“公园+消费”便民模式,给市民带来边逛公园边逛街的全新休闲消费体验。
九亩底公园西起虎狮桥东至茶亭寺,与玉融山、南岸公园遥相呼应,属于龙江两岸串珠公园重要景观节点之一,于2022年底正式开园。公园总占地面积约28000平方米,整体定位为绿色生态滨水公园,以通透疏朗的观江视线作为公园建设主基调。
漫步于九亩底公园,儿童游乐区里主题滑梯引人注目,一旁设有结构通透的休闲廊架,既能点缀景观,不隔断视野,又可供市民休憩。园内还设有旱溪,与园外龙江相呼应,形成“园在水内,水在园中”的蓝绿共融格局,通透、疏朗的互动滨水空间,大大提升了市民的游园体验。
“这里很有文艺范,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漫步、游玩、消费,最重要的是,这里拍照打卡很出片。”市民郑玲丽时常带着家人到这里消磨时光。“九亩底广场及茶亭公园建设项目强化了龙江两岸公园的串联性,也增强了周边商业活力。我们旨在结合龙江美景打造优质的城市休闲景观空间,提升公园建设品质,为老城区市民提供舒适、休闲、便捷的游园环境。”林芳婷表示。
九亩底商业广场采用福清传统马头墙风格采用红砖、白墙搭配设计的建筑形式,汇聚了露营、咖啡馆、餐饮店、酒馆、茶馆等商业新场景,将自然与商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以“轻生活、文创、艺术、时尚、休娱、创业、潮聚”等关键词,成功解锁“引流密码”,打造“吸粉”市集。
文 夏巧鸿 图 王鸿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