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当天,旅日融籍收藏家黄国梁先生及其夫人向福清侨乡博物馆捐赠了包括卜骨、汉双鹿纹漆耳杯、唐彩绘琵琶陶乐俑等在内的13件(套)文物。“今天最特别的就是唐彩绘琵琶陶乐俑。大家看,这个琵琶是五弦的……”黄国梁先生娓娓道来。“这件作品去年已经在漳州市博物馆认证展出过,在国内外馆藏实物中无二例,属于珍贵的‘孤品’。”黄国梁先生介绍,这件明代漳州窑“渔樵问对”人物故事红绿彩大盘是他的心头好。“这套卜骨,是我从古玩市场淘到的‘宝’。去年,全东京的古董商都知道我捡了一个‘漏’。”这样的场景,在侨乡博物馆出现过许多次。据悉,黄国梁先生长期在海外从事古董收藏、拍卖、交流等工作,已向福清侨乡博物馆捐赠文物数百件,是至今向福清侨乡博物馆捐赠物品最多的收藏家之一。
2023年7月,受收藏家方樟开先生的委托,黄国梁先生向黄檗山万福寺捐赠了方樟开收藏的隐元禅师遗宝“嵌玉木鱼”,把黄檗文化遗宝送回了“家”,受到了广泛关注。俗话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我是福清的一个孩子,用我力所能及的方式为家乡做点事,是我的心愿。
“我从来没有那么紧张过。”当记者问起最难忘的拍卖经历,黄国梁先生分享了他拍得东张宋窑兔毫黑釉盏的故事。2018年2月,在福清市委宣传部和福州晚报社共同举办的福清东张窑保护和开发研讨会上,这件宝贝大放异彩,吸引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文物是文化绵延的表现,也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博物馆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孩子们通过观赏先贤留下的宝贵遗产和优秀作品,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珍惜我们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黄国梁先生告诉记者,他能坚持长期捐赠文物,离不开夫人的支持。
“这件清代汉族女袄就是我夫人强烈建议我捐赠的,这是她最喜欢的。”黄国梁夫妻带着记者共同欣赏,只见服装图案丰富,刺绣精湛,色彩俏丽。细细观察着服饰的纹样,王明凤笑着说:“每个人都有一颗公益心,大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回馈社会,我们只是其中的一员。”“60岁以后,我的思维判断能力有可能下降。博物馆是一个教育的基地,每件文物都是一部教材,如果我把错误的东西放进博物馆,就不好了。”“福清侨乡博物馆2021年9月开放至今,得到了海内外乡亲们的大力支持,获得捐赠的各种文物、实物、资料等近2万多件,我们遴选了1000多件用于博物馆的固定陈列当中。”
毛胤云表示,正是有许多像黄国梁先生一样热爱家乡的福清乡亲奉献爱心,支持博物馆建设,才让福清侨乡博物馆更好地成为展示福清历史文化的窗口。
“放心,距离我60岁还有几年。这几年,我一定会继续把这件事做好,让更多文物‘回家’。”黄国梁先生说。与黄国梁先生一路欣赏展品,他对文物如数家珍,个中典故信手拈来,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当他被邀请上台发表感言时,这位在古董拍卖场上干练果决的收藏家却突然语塞。他站在台上,面对台下满怀期待的观众,显得有些拘谨。几次欲言又止后,他深吸了一口气,微笑着说:“能够为家乡、为将来留下一些东西,我感到很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