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
为第17个“全国疟疾日”
宣传主题是
“防止疟疾再传播,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记者获悉
当前我国处于消除疟疾状态
但是境外输入性疟疾引起
本土再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
近年来
我市已累计发现多例输入性疟疾病例
但并未造成本土传播
福清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方法是
防止蚊虫叮咬
希望市民积极开展防蚊灭蚊行动

4月26日上午,由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州海关、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榕城海关、福清市卫生健康局主办,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清市医院、玉屏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办,福清市园林管理处协办的“全国疟疾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市体育公园举行。


活动现场,通过设立咨询台、摆放展板、义诊、有奖问答、发放宣传资料与宣传品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疟疾的感染方式、传播途径及疟疾诊断、治疗的知识和有关政策,普及疟疾防治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尤其增强重点人群,特别是赴境外疟疾高度流行区务工和旅游人群的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 2019年,福建省通过国家终审评估达到消除疟疾目标;2021年,我国被世界卫生组织认证为无疟疾国家。但这并不代表着无需进行疟疾的防控,由于与其他疟疾流行国家人员往来频繁,每年福建仍有相当数量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去年输入性疟疾病例100多例,其中一半左右是在福州,而福州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中又有一半左右是来自福清,所以我们选择在福清开展‘全国疟疾日’主题宣传活动,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大家的疟疾防治意识,巩固消除成果,保护大家的健康。”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谢汉国告诉记者。
福清是著名侨乡
在外务工、经商的融籍华侨华人众多
与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人员
经贸往来频繁
每年都会发现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
记者从福清市疾控中心获悉
今年以来已有多例来自非洲地区的输入性疟疾病例,目前患者均已康复出院。
疟疾,民间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经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典型临床症状为周期性的寒战、高热、出汗,伴头痛、乏力、呕吐、食欲不振及四肢关节酸痛等。恶性疟发热不规则,病情进展快,可出现严重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昏迷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

“如果曾到过疟疾高发区的人员,当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疑似症状时,应做好个人防蚊措施,主动前往就近疟疾监测哨点医院进行检测,尽早治疗。”
福清市疾控中心地慢科副主任医师魏建来告诉记者,福清疟疾监测哨点医院有7家,分别是福清市医院、福清市第二医院、福清市第三医院、福清市第四医院(渔溪镇中心卫生院)、福清市第五医院(高山镇中心卫生院)、江阴镇卫生院、海口镇中心卫生院。“就诊时向医生说明自己曾在国外疟疾流行区工作生活过,要求检查疟疾,利于尽早发现和治疗。而福州的疟疾定点医院是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考虑可以尽早去该医院救治。”
魏建来表示,疟疾无法人传人,只能依靠蚊子传播,所以防蚊灭蚊很关键。
收好这份防蚊灭蚊攻略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壹福清 2024-04-26 19:35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