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的龙江河畔,黄花风铃木摇曳生姿,白鹭成群悠闲觅食,散步、垂钓、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融融春光中,福清市龙江街道纪检监察干部在回访水系治理成效时,正在江边步道散步的居民情不自禁地说道:“我是龙江边长大的,亲眼目睹过去的臭水沟变回清水江,还多了那么多生态公园,心里由衷的高兴,仿佛又回到小时候......”

龙江水上白鹭翩跹。
龙江主要由龙江干流和太城溪、虎溪、大北溪、关溪4条支流组成,在福清境内全长35.5公里,整个流域蜿蜒九曲回肠,涉及10个镇(街道),横贯市区后奔流入海,是福清名副其实的“母亲河”,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缺乏系统治理,龙江水质曾一度受到严重污染。例如,鳗鲡养殖一直是福清市传统支柱型产业之一,随着鳗鲡养殖数量的快速增长,养殖尾水不达标排放也成为威胁龙江水质的一大隐患。
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责任。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委围绕龙江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64次,提出意见建议58条。联合开展“散乱污”企业(场所)专项整治,推动整合搬迁沿岸企业5家,升级改造149家。督促职能部门发现、整改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80起,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龙江水质正本清源。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如何长期保持母亲河的“美丽容颜”是一项系统工程,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作用,建立一体统筹、上下联动的监督格局。例如,在龙江上游东张水库,派出纪检监察干部长期驻点,一线监督雨污分流和水藻治理工作。在龙江中下游,构建“三督”“三察”模式,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约谈责任人4名,护航“一江四溪”综合治理等6大项目按时完工。同时,镇街纪检监察干部紧盯“河长制”落实情况跟进监督,推动“镇周巡、村日巡”河道巡查形成常态,筑牢龙江生态保护监督网。
推动龙江流域水系治理最终目的是造福沿岸人民,改善群众生活。该市纪委监委强化“1 X”监督机制,助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例如,监督助力沿岸建成水文化公园、市民休闲公园、湿地公园等19座公园,串联起天宝陂、利桥等海丝遗迹,在还江于民、还景于民、还岸于民的同时,因地制宜植入多元化的公共配套,围绕公共空间、商业服务、休憩休闲等,开展遮阳伞外摆经济、温泉体验服务等试点,将龙江打造成绝美福清的“塞纳河”。

福清市纪检监察干部在龙江下游河段向工作人员了解有关情况。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为福清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助力。”福清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 廉政福清公众号编辑
2024-04-15 19:15 福建
█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