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4年04月03日07时58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81度,东经121.74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地震发生时,恰好是上午第一节师生进班上课时间,福清市沙埔初级中学全校师生接到地震警告,科任教师按照平常“防震逃生演练方案”,开始有序组织学生,以最快速度集中到学校操场安全区域,按照平时演练队形站立,各班级组织点名,保证人员全部撤离到位。




这样迅速、有序的“逃生”得益于学校对防震演练的重视。学校政教处、安办、班级定期组织灾害知识的普及教育,包括地震的原因、发生频率和常见破坏性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需了解地震危险性及如何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行动。

防震逃生教育
01
教育先行,防震普及
地震来了怎么办?演练开始前,各班级老师根据本班环境、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防震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以视频、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讲解有关地震的知识,让学生解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哪些区域是安全区域、哪些是危险区域等。
02
实践演练,井然有序
第一次警报声拉响,防震演练正式启动。各班教师立即停止所有活动,指引学生就近躲避,用双臂保护好头部,迅速躲在课桌底下、墙角等安全三角区进行紧急避险。
第二声警报响起时,各班教师(或生管组)迅速组织学生,以双手抱头、或就近拿起书本、或枕头等的姿势,按照指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到户外安全地带。
疏散完毕后,老师们马上清点人数,确认无伤害且全部到齐后,立即向总指挥汇报撤离情况,配班老师或生管老师安慰学生的情绪。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03
演练总结,警钟长鸣
演练结束后,总指挥领导对演练活动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教育,肯定了全体师生在地震来临时临危不乱、有序撤离的表现,再次强调了地震来临时的注意事项、正确的逃生方法,并提出灾害教育在中学生日常教育中的重要性。
演练既提升 地震应急避险的组织管理水平,又积累了集体疏散、应急逃生的实战经验,培养了师生的应急自护行为习惯,同时也检验了我校各项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情况,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地震预警显示器情况说明
地震预警信息终端自动发出,提示内容分为以下四种:
①蓝色预警(预测烈度3度):终端发出蓝色警示灯光信号,屏幕文字显示为“有感地震,请勿惊慌”。②黄色预警(预测烈度4-5度)终端发出黄色警示灯光信号,屏幕文字显示为“强有感地震,请注意”。③橙色预警(预测烈度6-7度):终端发出橙色警示灯光信号,语音提示和屏幕文字显示内容为“弱破坏地震,请有效防范”。
④红色预警(预测烈度8度以上):终端发出红色警示灯光信号,语音提示和屏幕文字显示内容为“强破坏地震,紧急避险”。
来源:福清市教育局微学堂
2024-04-03 17:01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