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6

福庐山公园

 
梦想何先生 发表于 2024-3-30 16:2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258 6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4-03-30 15:49 福建

 

纵贯龙高半岛的大真线龙田段南侧,有一个规划占地 130 公顷的公园,这就是史称“钜丽甲于八闽”的福庐山公园。

历史上的福庐山曾经是自然与人文的胜境,见证了龙田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盛况。明叶向高《福庐灵岩记略》记载:“福庐,故名郭庐,以郭氏庐其下。余谓吾省与郡邑皆名福里,亦名福唐,故改名曰福庐。”

 

据清乾隆县志载,“福庐开山二年,而相车公归”( 明万历四十二年 ),“又二年,而福庐成”。故其开辟时间应始于明万历四十年 (1612 年 )。叶向高辞官归里后,力倡整修是山,募金鸠工,“盖历七载,而山之奇丽毕出”。明天启元年 (1621 年 )冬,叶向高再度入阁,然“梦寐无日不在兹山也”。过三年,叶向高告老还乡,在寺侧建“石隐山房”,自号“福庐山人”。

福庐山早在北宋时间就有寺庙,后几度兴衰。明代,福清佛教兴盛。万历四十二年 (1614 年 ),叶向高主持修建福庐寺于福庐山正中。其时任广东廉州知府的邑人何玉成(字子纯),曾大力协同叶向高重修福庐寺。明代诗人陈宏吟咏福庐寺诗曰:“浮图太庄严,猊座尤整饬。遂有丈六身,其来自西国。”清代饶安鼎《重过福庐寺感赋》诗云:“笋舆得得上山来,生面于今又别开。雨脚住时沙鸟没,秋容淡处竹风回。白飞槛外云千点,绿泻檐间海一杯。不信亭台成梦境,寒泉空自咽苍苔。”令人遥想当年之宏图盛景,何其庄严瑰丽。

 

俞达珠先生依据历史史料对福庐山的景点做了细致的梳理和还原,在其《福庐、灵岩诸景点编列》中,将福庐山景点分为:自然景观之岩·洞·泉池、建筑物之寺观庙宇·别墅楼阁·石隐山房(叶向高别墅)、亭桥、摩岩题刻、古树佳木等百余处胜景。据载历史上的福庐山处处奇岩怪石,错叠峻峭,“十里嶙峋似画开”,构成独特的石景 72处,加上紧邻的灵岩山 36景,合称 108景。

福庐、灵岩自开山辟景之后,“四方之人,闻风而来者肩摩踵接”(叶向高语)。直至近代以来,战乱频仍,开始渐趋衰弱,但主要岩景、寺宇、古松、老柏等景观尚存,游人不辍。解放后政府亦曾一度加以保护。惟在“文革”动乱中,这一胜景迭遭破坏,终于沦为石料场,景观破坏殆尽 。

 

现存福庐山的石仙,是一尊明代道教石刻造像。高3.15 米、宽 4.06 米、厚 2.8 米。石仙屈膝盘坐,袒腹含笑,右手做附耳状。明代张德濬曾咏石仙:“羽化何时不记年,耳听消息总茫然。只从林麓相朝暮,不管桑田几变迁。石里泉流沙里汞,烟中霞见火中莲。为询世上熙熙者,何似山间一醉仙?” 现为福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诸多的文人达官以诗文记载了福庐山灵秀钜丽,抒发“山水之乐,世之所共适”的情感。其中以叶向高的记载最多也最详尽,在其诗文中随处可见对于龙田以及福庐山的描述、赞誉和眷恋。其文《福庐灵岩记》写道,或告余曰:宇内名山不乏,兹山直海上拳石耳,胡沾沾也?余曰:... 今吾兹山丘垤耳,跬步可登,非有跻攀之劳,而介在两海间,四望无垠,洪涛巨浸,挟之而飞动,穷吾目力之所及,蓬莱弱水若在眉睫。此处可见叶向高对于福庐山偏爱如此,胜于宇内名山。我想,除了当年福庐山介于两海之间,蓬莱弱水若在眉睫的盛况,更多是叶相对于家乡山水的挚爱和眷恋吧!

又见《福庐灵岩记》中,客或问施大夫曰:子之乡福庐奚若,而相公恋恋若不以三公易,何也?大夫无以对,举以语余。余叹曰 : 余惟不能为三公,是以恋山。夫使世人皆不以三公易一山也,天下可长无事矣。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兼具庙堂与江湖,仕与隐交融的微妙心态可见一斑,正因如此,叶向高才能三度入相,数度归隐。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让他在庙堂与山林之间自如切换,入则仕出则隐。家乡既赋予他历史的责任与担当,也为游子提供了归园田居的自然山水,与此同时,叶向高为福庐山和他的家乡注入了深厚的人文色彩和文化传统。

 

再看《福庐灵岩记》结尾:“吾平生癖懒,独于福庐则朝夕奔驰,忘其劳倦。其笃好如此,地灵使之然耶?”。以及《后游灵岩》诗云:“自笑挂冠今已晚,白头才结此山缘。”可见叶相对于福庐和家乡山水钟爱如此!

此外,历代关于福庐山的诗文不胜枚举,此处摘录几处。明·陈时化《福庐山赋》:天生佐命兮造海隅,赐澣入山兮天为庐。山得名兮福如坻,并州邑兮五福俱。明·南居益《望福庐山寄呈台山师相》:休休庐在福庐山,虚阁危亭海色间。明·马歘《福庐山》: 灵境已收篱壁近,芒鞋竹杖日相随。辟得名山便隐居,应同福地爱吾庐 ... 应知太傅难高卧,凤诏旋徵鹤梦余。

 

正是历代文人的诗文,为我们留下了关于福庐胜景的记忆。数百年过去,斯人已逝,胜景不再。“飞磴危梯迷离安在,每凭图册猜前局;洞门奥室恍惚犹存,空倚江山仰昔贤”。“到此地能耳闻戚元敬平倭戟鼓,登斯山可心会叶进卿杖策情缘”。1995 年,龙田镇人民政府酝酿抢救和保护福庐山文化遗产,重刊《福庐山志》。2010 年和 2012 年,福清市人民政府两度颁发和重申《关于保护龙田镇福庐山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的通告》。与此同时,龙田镇党委、政府于2010 年 7 月启动重兴福庐山文明工程。福庐山公园规划面积 130 公顷(1950 亩),是一个以独特的区域文化与山地岩石景观为特色,集文化、教育、休闲、娱乐、游览为一体的城市休闲公园,共分东入口综合区、历史文化观光区、福庐禅寺区、南入口景观区、运动休闲区、度假休闲区等 7 个功能区。新建成的福庐山公园,力求再造福庐名山意象,主要景观有福庐真境、山门、福地精庐、秀出南斗、嬉园、芳草竟鸢、丽瞩亭、环流亭、虎溪桥、石隐山房等。

 

“集众志,汇群言,谱蓝图,谋重兴之策。于是焉,贤达俊彦争先解囊,上下同心,襄其成功,德莫大焉……”《福庐山重兴记》。重修之后的福庐山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成为展示龙田形象的一个文明窗口和彰显小城镇风貌的重要景观,是龙田镇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撰文 / 陈静

 

来源:大福清2018/08-07期

编辑:翁秋英

出品: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欢迎转载 转载请标明来源出处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6)
清香百合花 | 来自山东
长知识了,谢谢楼主分享,
收起回复
2024-3-31 22:17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4-3-30 23:00:53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半度微凉 | 来自福建
看起来好像还可以
收起回复
半度微凉 : 一般般吧
2024-3-31 22:17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4-3-30 23:19:07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永不止步 | 来自福建
翁秋英美女文笔非常好
收起回复
半度微凉 : 择日再战
2024-3-31 22:17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4-3-31 01:54:46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15 19:59 , Processed in 0.067605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