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到了!马上到了!”28日上午,在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大院内,来自福清江阴的老黄手中紧紧攥着户口本,与并排站着的老伴一同紧紧盯着大门口,翘首盼望着。
27年来,他们无数次幻想着失散儿子长大成人后的模样,幻想着有朝一日一家人能够相拥团聚,如今这一切终于从梦想照进了现实。
老黄今年60岁,早年他和妻子在福州一处菜市场卖海鲜,三个孩子也被夫妇俩带在身边照顾。1996年5月1日上午9时许,他们如往常一样在海鲜摊上忙碌着,7岁的小儿子小贵正在菜市场路口与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
此时的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成为之后纠缠全家人数十年的噩梦,成为大家最不愿提起的一个节日。
夫妇俩忙完后没有发现小贵的身影,而其他孩子仍然在那里玩耍,他们以为小贵已经自行回家了,并未放在心上。可等到中午回到家后,这才发现孩子没在家里。
“孩子丢了!”这一刻,老黄夫妇仿佛感觉天塌了一般,他们强撑着身子赶到当地派出所报警。然而,受当时技术条件所限,警方一直寻找未果。这些年来,夫妇俩四处寻找儿子的下落,但一直没有消息。“当年没有看好孩子,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十分自责。”提起儿子丢失时的情景,他们眼里泛起泪花。
另一边,小贵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新家,改名陈铭(化名),但他依稀记得儿时的一些片段,并一直清楚自己并非养父母的亲生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心中寻找自己身世的念头越来越强,一直期盼着有一天能重回亲生父母身边。
参加工作后,陈铭坚持不懈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寻亲。其间,也有一些热心网友提供了线索,但经过一一核实,都不是他期待的那个真实答案。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找到亲生父母,将心中缺失了20多年的那个缺口填补上。
自2021年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以来,城厢公安分局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其中,针对全国各地拐卖及走失儿童案件进行侦破。
2022年11月,城厢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从寻亲网站上了解到陈铭寻亲的故事后,决定帮助他,邀请其到城厢公安分局采集血样,可惜未能比对出其生父母信息。
民警黄博君、陈冰并不轻言放弃,他们始终将陈铭寻亲一事放在心头,寻找各种办法突破技术壁垒。
10月13日,历经多日的查找后,陈冰在数千张高度相似的照片中,发现了陈铭与福清老黄夫妇的面部特征高度相似,可能存在亲缘关系。为进一步确认双方关系,借助“名师工作室”师带徒机制,陈冰与具有丰富科技研判经验的刑侦大队长陈伟宁结对子,学习和掌握城厢公安分局研发的多种技战法。
历经连续多日的攻坚作战,民警们经过反复分析比对,判断被拐儿童小贵与正在苦苦寻亲的陈铭很可能就是同一人。
随后,黄博君调取了陈铭与老黄夫妇的血样,进行DNA复核检验。“没错,就是他!”当DNA比对结果一致的消息传来,民警们忍不住欢呼雀跃。虽然大家长期超负荷工作,但能帮助被拐家庭团聚,再苦再累他们都觉得那是值得的。
黄博君第一时间将DNA比对结果告诉老黄夫妇和陈铭。他们激动万分,都迫切地想要见到对方。
按理来说,认亲一般都是回到家乡,但是老黄却斩钉截铁地告诉民警:“多亏了你们,我们才能找到儿子,所以一定要去莆田认亲!”这一决定,也得到了陈铭的大力支持。
10月28日上午,老黄夫妇及多位亲朋好友早早来到城厢公安分局,紧张地等待丢失了27年的儿子。
他们特意带来了儿子幼时的相片,以及那本始终没有注销儿子姓名的户口本。这些物件,寄托了全家人27年的等待、悲伤和期待,记录了他们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昏暗岁月,也即将见证他们迎来曙光的新时光。
上午10时许,千里迢迢从北京赶到莆田的陈铭,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缓缓打开车门。一见面,老黄夫妇和陈铭相拥痛哭,泣不成声,紧握的手久久不舍松开。
认亲现场,老黄夫妇为民警们送上了锦旗。“谢谢你们!多亏你们公安机关,我此生再也没有遗憾了!”老黄哽咽地说。
一张大团圆的合影,是1年艰辛侦破与27年双向寻亲奔赴的见证。老黄的妻子还特意做了福清家乡菜,让陈铭重温儿时最爱的那个味道,一家人亲亲热热地坐在一起,幸福的时刻弥足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