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18

福清有个“无情岭”,据说……

 
晴天780 发表于 2023-10-14 21:06: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莫桑比克
4561 5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福清,素有“三福之地”的美誉,这里纳百祥、聚万福,“福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极其丰富。为进一步挖掘福清“福”文化内涵,打响“福”文化品牌优势,提升福清文旅知名度,促成征集到的文旅资源生成落地,让福清文旅资源得到充分释放,中共福清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二届“写福清、画福清、讲福清、游福清”暨福清市首届抖音文旅大赛有奖征集活动之“写福清”于7月份启动。活动启动后,得到广大读者、文学爱好者的积极响应。

“写福清”活动收到众多文学爱好者的投稿,经评审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现选登部分优秀作品,旨在展现福清三福之地“福”文化地域特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家乡的“无情岭”

 

 

文/王金发

 

在福州市最南端与莆田市仅一江之隔的福清市新厝镇漆林村,据说自古以来便有驿道贯穿村子而过。村东头那个坡道名为“东井岭”,而接往福州方向那段几百米的坡道,在明朝万历年间因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被取名为“无情岭”。

 

“东井岭”与“无情岭”交界处的驿道旁,在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陡添了一座墓地规模颇大但墓碑空白无字且显得孤零零的坟墓,墓主人是一位丫鬟,因此大家都叫它“丫头墓”,“无情岭”名字的缘由正是因此而起。

 

话说明朝万历二十三年,福建莆田籍落魄举人周如磐进京赶考。当他走到蒜岭驿(今福清市新厝镇蒜岭村)时,病倒路旁。蒜岭村中有一黄姓人家的丫头发现后,急忙禀报主人并把周如磐救回家中,心地善良的主人即延请郞中为其医治。家贫体弱的周如磐一病数月,痊愈之后已延误考期。周如磐感到无颜即回家乡,且欲报答黄氏主人救命之恩,遂应主人之聘,成为本村雪峰寺内所设的“漆林书院”塾师。周如磐知恩图报,尽心尽力授课讲学,得到了大家的敬重,而救了周如磐一命的黄家丫头也因仰慕其才学人品,对周如磐照顾有加,俩人相处日久互生情愫,订下终身。

 

时间一晃过了两年多,又到了朝廷开科之年,周如磐再次赴京赶考。临行之前,周如磐怀抱丫鬟对天发誓:它日若金榜题名,定不负恩人心意,必来迎娶!

 

果不其然,开榜后周如磐因文采出众,高中进士。当他受朝廷封赏之后依惯例衣锦还乡。当周如磐从京城到福州府衙办好了公差文书之后,即上轿前往莆田家乡并催促轿夫加紧赶路,嘱咐旗牌官务必在福清光贤里蒜岭落轿,但旗牌官因口音差异把“蒜岭”误听成了“上岭”,于是众人一路急速赶路,但眼看着即将离开福清而进入莆田地界,却未再遇有上岭之处,遂令停轿请示,而此时周如磐因一路颠簸过于疲惫竟在轿里睡着了!当他被旗牌官叫醒之时,一看前面已是“东井岭”,方知已走过头了,急令轿夫掉头返回,可惜当众人急忙赶到离“东井岭”仅数里之遥的蒜岭村黄氏家中时,性情刚烈的丫鬟眼瞧着周如磐一众风光无限从门前驿道急急而过,以为周如磐负心背信,万念俱灰之下已自尽身亡!

 

周如磐眼睁睁看着心爱的恩人香消玉殒,悲痛欲绝,不禁仰天自责:“周某枉然名如磐,实乃世间无情郞!因吾之错君离去,回首此生心何安?”

周如磐怀着深深愧疚之心,把丫鬟葬于“东井岭”上驿道之旁,并上书朝廷陈情,请求诰封,然终因当朝皇帝明神宗不理朝政,故此事一直没有下文,从而“丫头墓”的墓碑一直空白在风雨中默默等待了四百多年。据传周如磐每每前往“丫头墓”吊唁丫鬟之时总是深深自责自己无情,于是这段不长的坡岭便被口口相传称为“无情岭”了。

 

笔者在初中时上、放学路上都会途经“丫头墓”和“无情岭”,时常在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位美丽而刚烈的女子因一时之误会便寻了短见的画面而唏嘘不已!1994年,在324国道拓宽工程中,“丫头墓”最终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但那段“无情岭”,至今仍是每次回家乡的必经之路。

回头再述本故事的主人公周如磐,他自从入仕之后因出众的才华及不同流俗的人品而步步高升,深受当时比他大八岁的福清籍三朝元老、一品宰相——叶向高阁老所器重。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拥有国师身份且官至礼部尚书的周如磐返乡时特地造访当年任塾师的“漆林书院”并借宿一晚。据传说因当夜挂在书院前榕树上的油灯被风吹倒香油溢出,次日一群蜜蜂围着香油隐约组成文字模样。周如磐细观之后当即依蜜蜂所组之字样亲笔书上“武当别院”四个大字,后被勒为石眉镶嵌于书院大门上方。次年,周如磐被晋封为文渊阁学士,入阁为首辅。当时周如磐明知自己所敬重的叶向高已于两年前因深感无力对抗宦官魏忠贤一伙而请辞首辅之位归隐山林,其后继任的两位首辅韩爌、朱国祯也回天无力相继撇手,但为了天下苍生仍毅然接过重担!然仅过了三个月终因操劳过度而逝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此可见,因救命恩人兼心上情人的丫鬟一时误会而深深自责“无情”的周如磐,以其一生对国家和人民的卓著贡献而显示了他的伟大情怀!

 

周如磐当年担任塾师所在的雪峰寺,其主体建筑于1965年被毁。1980年,蒜岭村旅居印尼的著名华侨陈德发、陈德森、陈子兴、陈子富、陈金煌等人捐资重建了观音殿、歌台等建筑;2003年,港胞陈孙政父子及多方人士捐资重建了老君殿及附属设施,至此基本上还原了原有建筑群规模,如今辟成了“武当别院公园”。

 

“武当别院公园”的例子只是福清海外侨胞回报家乡的一个缩影,更多的爱国华侨支援建设家乡和祖国的事迹不胜枚举。上述陈德发、陈子兴等爱国华侨所在的印尼,古时称为“南洋”。笔者小时候时常听父亲讲述先辈们下南洋的故事,说是笔者曾祖父时代漆林村有很多村人以抬轿为生,只要从福州为客人抬轿到泉州港口,所挣的苦力钱便可购买一张泉州到南洋的船票。当年笔者曾祖父就是如此这般,没有提前和曾祖母及家人打任何招呼,在某天便悄无声息去了南洋。可惜曾祖父在南洋因水土不服差点命丧他乡,所幸在一位好心老华侨的帮助下,最后竟安然返回故里。据说当年曾祖母等村人均笑称皆因村头有着那条“无情岭”,才让曾祖父和众多村人如此“无情”地抛妻别子、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远下南洋谋生。

 

那个时代,绝大部分的下南洋者在异国他乡艰难求生,很多人到南洋后下场往往异常悲惨!新加坡著名的旅游景点“牛车水”,其中有条街道名“硕莪巷”,又被人称为“死人街”,这里曾经是“大难馆”的密集地,就是当年下南洋的华侨先辈中那些孤苦老人,在人生大限将至之前的唯一去处。这些人有的自从悄无声息到了南洋后就再也没有返回家乡与亲人再见一面,甚至不少人自始至终未能寄回家一封信一文钱!于家乡亲人而言,这些人确实是“无情”!然他们也是无奈!而这些“无情”的先驱者到了南洋之后,也有部分人经过一番拼搏,最终成功扎根壮大甚至成为一方巨富!从笔者家乡走出的翁青云先生,他到印尼之后从小生意做起,最终在印尼零售业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70年代,当他回到家乡看到本村小学校舍还是寄存在狭小的“漆林庵”时,当即捐出数万元巨款,把村中翁氏祠堂修葺扩建后作为小学校舍,其后又捐款修葺始建于唐代的“新丰宫”及其它公共设施;家乡另一位前往印尼打拼的翁文英先生,同样艰辛奋斗几经沉浮之后,终于扎下深根并稳步发展,他的儿子翁俊民博士驰骋于印尼银行、医疗、地产等行业并取得巨大成功。翁俊民博士为家乡“钟前小学”捐建教学楼;设立“翁文英慈善爱心基金”;捐献给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数千万新元;助力福建省政府扶贫捐献了上亿元人民币;捐给美梅琳达·盖茨上亿美金;以及在印尼捐出巨资给公益及慈善事业……而他的岳父李文正先生,为家乡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同样功标青史。笔者不禁想起陈嘉庚与李光前这对著名的翁婿楷模。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厦门大学的缔造者——陈嘉庚先生,曾被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比喻为“华侨的一面旗帜”,而他的长女婿李光前先生,曾是东南亚的“橡胶大王”、法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首任校长,同时也是著名的慈善家。这些曾经“无情”下南洋打拼的先辈,他们的成就,是对亲人、家乡、祖国乃至全人类的重大贡献!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大批的国人涌出国门前往世界各地发展,其中有出国打工、经商的社会人士,也不乏出国留学深造的学生。这些迈出国门者很大一部分在国外拼搏一段时间后便扎根当地不再回国,于是国内社会上便出现了一种“这些人太无情”的声音,理由是这些人生在祖国也在祖国接受培养,等翅膀硬了却飞出了国门报效他国……对于祖国而言,这些人与“白眼狼”何异?

 

笔者所在的漆林村,据前些年统计:全村总人口不到一千三百人,而近年旅居境外的人数竟超过了五百人。这些跨出国门的先驱们,当年无一不是轻装简箧甚至负债累累而毅然决然奔向未知的世界各地,他们在异国他乡所承受的艰辛磨难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当他们在国外站稳脚跟之后就想方设法把身边亲人接出国……如果说当初他们抛妻别子迈出国门是“无情”的话,而实则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才是对家人的真情啊!这些人当中有些即使举家移民国外,也依然没有切断与家乡的纽带,时常慷慨捐资为建设家乡添砖加瓦。

在“东井岭”的坡底,有一条仅数百米的街道——“漆林街”与之相连。而居住在街东头的一户陈姓人家,是村中不折不扣的“学霸之家”。与笔者同样从家乡“钟前小学”走出的陈长琳,他留学美国后在卫星通讯领域获得双博士(博士后)学位,其弟弟陈长宏同样留学美国,在财务会计领域获得双硕士学位,而他们的堂兄陈玉森则留学荷兰,在智能交通领域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陈玉森博士虽然最终选择加入荷兰国籍,但他依然担任我国交通部专家顾问,并且经常回国指导,为国内智能交通领域建设贡献力量。诚然,“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从某种意义而言,那些在国内出生受祖国培养而最终出国留学有所成就之后,选择留在了国外,确实是“无情”的!但是,如果他们不是选择“无情”地留在国外,即使学有所成而回国后可能因国内条件所限,根本无法在各自的领域取得应有成就,那么他们放弃留在国外不仅是个人的损失,也是世界的损失!从这个意义而言,他们的“无情”则是他们取得成就的前提啊!

 

笔者也是“无情”者之一,曾抛下已过古稀之年的父母和年年仅三岁的孩子前往新加坡务工十几年,所幸如今已回到家乡。当我回国路过经不断修整已是宽阔平坦的“无情岭”时,望着村里一幢幢簇新的多数都是那拨出国者在国外打拼数年后,寄钱回国所盖的四五层洋楼,回想着村里的公益事业捐款大部分来自旅居国外的人士,以及以翁俊民博士为代表的众多爱国华侨为家乡为世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还有村里那些优秀学子留学海外学有所成后,虽移民国外但仍以各自方式依然在报效祖国或为世界科技发展作出贡献,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脑中不由涌出一首小诗:

丫鬟误会国师心,

光贤里添“无情岭”。

漂洋离家无情客,

报家效国显真情!

 

 

(本文荣获“写福清”征文比赛二等奖)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5)
福清融强贺医生 | 来自福建
从古至今笔者写出了情
收起回复
晴天780 : 文采斑斓
2023-10-15 23:28 来自莫桑比克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3-10-15 02:05:40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开开心心2021 | 来自福建
写的非常好可以讲给小孩听
收起回复
晴天780 : 好主意
2023-10-15 23:30 来自莫桑比克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3-10-15 12:58:23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半度微凉 | 来自福建
这个故事很凄凉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3-10-29 21:02:35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5-16 17:43 , Processed in 0.094969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