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雨过天晴
明媚阳光下
城市节奏逐步恢复
而台风过后的恢复重建工作
仍有序地进行着
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目前全市加快推进主次干道再清洗、背街小巷淤泥垃圾清运等工作,已完成城区约90%的卫生清理工作,计划于12日全面完成。

全力以赴 全面清理
连日来,在城区的大街小巷,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冲洗、清扫、清运垃圾,大家分工合作,快速清理脏乱区域;马路上,一辆辆环卫车辆来回穿梭,对主次干道进行环卫保洁工作……这样的紧张作业已经从5日清晨持续至今。


暴雨过后,市城管局第一时间安排1050名环卫人员,100辆环卫保洁车辆,235辆钩机、铲车、生活垃圾运输车等中大型工程车辆,对城区约741万平方米的主次干道进行清淤、冲洗。
由于受灾面积广、清洗难度大,9月6日起,市城管局再次征集人手,环卫人员扩充到1500人加入清理工作。与此同时,来自高山、沙埔、东瀚、江镜等乡镇的12支环卫应急志愿队也火速支援。


“我们将城区划分为3个片区,每个片区有N个小组同时作业,集中、分阶段推进受灾区域的环境卫生清理工作。”
市城管局环卫监管科科长施玉松告诉记者,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城区环境卫生清理工作以老城区为中心逐步扩开,按照“先清理老城区各受灾区域重点路段、商业街区、老旧小区的淤泥、废弃物、受损物品,再到各类垃圾清运、741万平方米主次干道清洗、城区各路段再清洗,最后进行消毒消杀”的灾后恢复流程开展。
聚焦重难点 加强攻坚
“背街小巷大型器械无法进入、主要商业街区垃圾量大等都是本次城区灾后环境卫生清理工作的难点。”施玉松表示,针对这些重难点,采取集中力量攻坚重灾区难点、集中力量兜底、集中力量保常态“三个集中”方式进行。
对一拂街、田墘路、融西路、东门街及加州城、商展中心段等重难点路段和区域,市城管局科学调配车辆、人员,有顺序、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卫生清洁工作。
清理后的江滨路
干净整洁的商展街
对背街小巷的垃圾清运,街道作为责任单位,指导社区开展清理工作。融西路是此次受台风“海葵”影响较大的路段之一。地势低、淤泥厚、清洗车等大型设备无法进入,只能靠人力一点点冲洗、清理。9月11日,音西街道集中人员力量对融西路进行清洗作业,计划9月12日完成融西路清理工作。在一拂社区、小桥社区,玉屏街道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100多人共同参与,出动10余辆铲车、翻斗车,帮助恢复两个社区的生产生活秩序。


“社区先自救,城管来兜底。各街道在开展自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无法处置的问题,如缺乏大型设备、大量淤泥清出、大件垃圾以及街道清理后散落的淤泥污迹清洗等,市城管局会集中力量处置。”
施玉松说。


天灾面前,众志成城。连日来,广大市民和众多商家也在积极自救,清理出大量垃圾,日产生活垃圾由1200吨增加至2200吨。为加快垃圾清运工作,市城管局启动应急保障预案,全天候开放城区300余座垃圾分类屋,并为重难点社区开辟“绿色通道”,设置垃圾暂存点、直运处置点,加大垃圾清运频率,确保垃圾及时清理干净。


共同参与 营造洁净生活环境
从凌晨4点结束一天的清洗工作,到清晨7点再次开始作业,从5日起,全市环卫人员迎风冒雨,连轴转不停歇。市城管局、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全员出动,不是在现场进行清理清运工作,就是在紧急奔赴清障的路上,或是在后方调度力量赶赴现场清理……即使是深夜,各个微信工作群里仍旧信息不断。


“5日至今,全市环卫工人每天加班加点工作,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做好卫生清理工作,展现全国文明城市风采,共建洁净家园。”
施玉松表示,在清理过程中,他们发现不少才清理干净的路段转眼就又有垃圾成堆乱放,导致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重复作业,希望市民和商家能到垃圾分类屋或社区的垃圾暂存点、直运处置点投放生活垃圾,共同加快生产生活秩序恢复。
据介绍,城区主次干道灾后清理任务将与9月12日中午前完成,并于当天下午启动全市主次干道消杀工作。此外,市城管局将联合市城发公司、市环卫处组成巡察组,对重点攻坚区域进行巡察,确保能恢复至灾前常态化保洁工作。
曙光在前
胜利在望
今夜注定无眠……
来源 壹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