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以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暑期文化和旅游市场集中整治行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截至日前,共出动执法人员678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339家次,立案查处违规经营案件8起,办结行政处罚案件6起,罚款8.8万元。

一是抓组织推动,注重在“早”字上做谋划。坚持“早部署、早明确、早整治”原则,及时召开会议传达省文旅厅《关于开展暑期文化和旅游市场集中执法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区域市场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暑期文化和旅游市场集中检查工作方案,成立集中执法检查工作专班,明确“时间表”,绘制“路线图”,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逐一落实。

二是抓综合治理,注重在“实”字上见成效。坚持以“打”开路,紧盯热点重点,全覆盖摸排检查,力争不留“盲区”。通过日常巡查、错时检查、联合执法、双随机抽查等方式,不断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和力度,重点检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歌舞娱乐场所等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以及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机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向未成年人提供等违规经营行为。

截至7月底,检查出版经营场所335家次,印刷业经营单位43家次,开展网络巡查24轮次,收缴非法出版物275册;开展异常企业清理,从细摸排“失联”“僵尸”企业信息,依法注销《娱乐经营许可证》8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67家;立案查办3起歌舞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案件和1起游泳馆未经批准擅自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办结游艺娱乐场所经营设置未经文化主管部门内容核查的游戏游艺设备案件1起;吊销《娱乐经营许可证》1家。

三是抓氛围营造,注重在“细”字上下功夫。坚持将发动群众作为集中执法检查的重点任务来抓,多角度、多方位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华人头条、福清侨乡报、壹福清、福清哥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文化执法、惠民活动等动态信息,转发各类反诈宣传提示,解读各项民生新政,发布文化和旅游市场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同时畅通热线电话、12345、微信等多种渠道,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广泛受理群众反映的民生诉求、投诉信息等,均及时进行核查处理并回复,未造成负面舆论影响。

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边执法边普法”,将日常监管与普法宣传相结合,组织执法人员进景区、进场馆、进校园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活动,分发扫黄打非宣传海报、绿色书签、旅游普法宣传册、养老诈骗宣传单、文旅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等800多份,现场为市民群众普及旅游法律法规和旅游安全知识,解读“不合理低价游”的多种旅游陷阱,提高辨别与抵制非法集资、养老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意识,着力营造浓厚的专项整治行动舆论氛围。

四是抓安全防控,注重在“真”字上做文章。坚持夯实基层基点,守牢安全防线不放松,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突出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对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娱乐、星级宾馆酒店、旅行社、A级景区等场所进行全面排查, 督促落实主体责任,排查各类安全隐患5家次,现场整改5家次,责令停业整顿2家次。有序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已有83家文旅企业通过评审。

出品: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