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换炎先生,渔溪旅港乡贤的代表人物之一,现任深圳市新二金达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侨联常委、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主席兼新界东分会会长,第十届福建省侨联兼职副主席。
初到香江
1947年,吴换炎先生出生于渔溪镇红山下里村的一个普通家庭。1979年,30岁出头的他接到了在香港的叔叔的电话,打算给其100万元财产,希望他到香港发展。
彼时的香港,已经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成为了许多大陆人向往的,能够成就梦想的地方,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吴换炎。

于是
吴换炎先生便放弃了
在福州水电局的“铁饭碗”工作
带着儿子移居香港

初到香港
第一个要过的便是“语言关”
香港地区多以粤语和英语为主,为了在香港更好地工作,吴换炎先生首先要学会讲一口流利的粤语。
在此期间,他还住过破木屋,打过零工。工作虽艰辛,但一天工薪才50元港币,这时候的他积蓄不多,粤语水平却有所见长。
后来几经辗转,吴换炎先生终于在一家中外合资的塑胶厂找到了一份做风扇的活,因工作踏实勤奋,又能吃苦耐劳,吴换炎很快就得到了厂长的赏识,一年后就升任包装部部长,后又兼任塑胶部部长。

经过几年的打拼,吴换炎有了一些积蓄,在香港的生活日趋安定。这时候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醒了南粤大地,深圳特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不甘平庸的吴换炎又萌生了去深圳创业的念头!
鹏城创业
1984年
凭借在塑胶厂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
吴换炎先生前往深圳
与朋友合伙开办了一家塑胶厂

随着生意规模的不断扩大,1993年,他在深圳市宝安区购入土地10万平方米,自建厂房12万平方米,成立了独立的港资公司——金达塑胶五金制品深圳有限公司,并于1996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现如今
该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
200多部塑胶机、7400多名员工的
大型企业集团
在深圳发展的30多年里,吴换炎先生先后创办多家企业,业务涵盖房地产、物业租赁、物业管理、兴办实业、国内商业、物资供销等领域。

机遇向来与风险并存,1997年,一场“风暴”残酷地向吴换炎席卷而来。当时,受金融风暴的影响,香港资本家垄断市场,致使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而吴换炎先生的产品原材料全部来源于香港,这就导致产品成本不断增加,工厂的资金链险些因此断裂,数千工人的工资也难以正常发放。
在这个危难关头
当地政府及时伸出援手
出资500万元帮助解决
工人的工资问题
卸下一大资金重负的工厂
也逐渐“喘过气来”
“正是因为我们对政府诚信、对供应商诚信、对客户诚信,才能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在金融风暴中挺过来。”吴换炎先生说。
心系祖国
吴换炎(右二)参加香港福建社团联会第十一届会董就职典礼
2018年,吴换炎先生当选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主席。同年10月7日,该联合会第十一届会董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等嘉宾出席典礼。
林郑月娥颁发选任证书
据了解,在香港700多万市民当中,有120万是福建籍人士,这些福建人按各自市县祖籍地先后成立了很多同乡会。1997年5月,这些同乡会联合成立了香港福建社团联会,成为香港最大的闽籍社团组织。
多年来,吴换炎先生带领福建、深圳在港同胞积极参加香港社团活动,拥护香港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方针,从香港议员选举、立法会选举到香港特首选举,他都率先垂范在前,亲力亲为成功带动香港选民参加选举,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顺利实现,为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爱之心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吴换炎先生为公益事业的捐赠最早要追溯到1995年,当时他为福清闽江调水工程捐出人民币50万元。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为家乡福清修建教学楼、捐资救灾......数十年来,他的公益之举涵盖了家乡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且从未曾停止过。

近年来,吴换炎先生带领深圳市福州商会会员积极投身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其中在家乡福建的投资已超过100亿元,吴换炎先生个人已向全国各地捐款超3000多万元,用于支持各地各项公益事业。


故乡永远是游子日思夜想的地方
无论山高水长
无论时代变化
依旧是最割舍不掉的情怀
吴换炎先生在自身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始终不忘回馈社会 回报家乡
以一颗赤诚的心投身各项社会建设
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
令人敬仰的赞歌
来源:福清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