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社区龙江壹号住户何阿姨,孩子长期在福州工作,常年独居,最近因病无法自行就医,小区网格员在日常挂钩联系中,得知此情况,当即送何阿姨就医住院,并贴心照顾她。
一张精密完善的“大网”是处理基层民生事务的重要载体。福清市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行政区划特点、产业布局现状,按照居住集中、从业相近、无缝管理、全面覆盖的原则,以“综合网格+专属网格”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全市网格分类管理全覆盖。在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在街巷、小区(含商铺)设立一级基础网格,以楼栋(院户)为单位划分设立二级网格,企业、机关、学校、医院、商圈市场、商务楼宇等驻区单位设立一级专属网格,实现“边界清晰、无缝覆盖”,织密社区网格体系。
一个网格就是基层治理的基石。福清市织密党建网格,引领基层治理从过去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变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居民群众逐渐习惯找网格员,网格员成为有事情第一个想起的贴心人。截至目前,福清市已划分网格5864个,其中小区(自然村)网格1672个、行业网格2655个、单位网格1537个。配设以党员为骨干的专兼职网格长1235名,党员楼栋长3450名,实时掌握社情民意,帮助解决群众诉求。
近日,家住玉屏街道冠业小区居民向社区反映,小区入口处有占道乱停自行车和电动车现象,特别是白天,情况较为突出,扰乱了正常道路交通秩序,影响附近居民出行安全。
“我们到现场查看后,按照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联合城管执法、玉屏派出所等相关人员,向所有占道人员讲解占道停车的安全隐患。经过耐心劝导,车辆均已规范停放。”玉屏街道西文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华说。
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福清市聚焦社区实际情况,不断整合、调动各方力量资源,聚力共治,深耕细作。今年来,市直机关部门(单位)和在职党员干部回到居住地开展“双报到双服务”,以“网格发现、街道派单、部门受理、结果反馈”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纾困解难、矛盾调解、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社会治理力量向社区一线汇聚、治理活力在社区一线激发,持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基层治理有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群众诉求多元多样,只有不断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提升能力,才能更好解决基层治理中的矛盾问题。目前,已有120多个驻区单位党组织常态化开展进社区“双报到”开展组团式服务,全市两万余名在职党员带头参与,引领更多居民融入,为自己的社区出一份力。
龙山街道融东社区地处老城区,辖区内无封闭式管理、无物业的老旧小区多,且小区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强,社区管理难度大。社区启用福清市首个“数字社区”定制化管理平台,依托平台的平安社区、数字社区、人文社区三大板块,实现视频监控、人员车辆进出动态管理、纠纷信息回顾等功能,仅用一张电子大屏,就将社区治理“尽收眼底”。
“我们把各部门掌握的数据、网格员采集的数据、智能化设备监测的数据,汇聚形成支撑智治的‘数据池’,再复杂的社区也能管得明明白白。”融东社区党支部书记翁晨霞说。
融东社区是福清以数字化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缩影。通过科技赋能,福清市以党建引领为基础,网格管理为驱动,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网格化基层治理智慧党建系统,打通基层治理难点和堵点,走出一条基层治理新路。
纵向打造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一体化指挥平台,建立融合通信模块,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或任务管理平台,与网格员直接联通,每名网格员、楼栋长根据自身管理权限建立网格专属微信群,畅通各类信息扁平化响应渠道,实现信息传输“一键直达”。横向整合组织、综治、公安、民政、住建、自然资源等各类平台信息,将小区(自然村)网格和行业网格统一整合成线上数字网格图,建立起以人、地、物、事、组织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信息库,提高管理服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越来越多数字技术应用于基层治理,通过主动发现、实时反馈,实现异常事件快速响应和跨部门协同处置,进一步推动治理模式升级,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