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诈骗活动频发,严重侵害了老百姓的财产权益。与骗子斗智,与时间赛跑,是福清公安反诈民警的日常。
在福清市公安局东瀚派出所,也有一位这样的反诈民警——三级警长陈振志。面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频发态势,今年39岁的他用心探索、不断思考、学习、归纳、总结,自创一套“反诈技战法”,成为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金钥匙”。

依托这一“反诈技战法”,近一个月来,东瀚派出所跨湖南、重庆及福建多地开展缉捕行动,已连续破获4起电线网络诈骗案,反诈工作火到“出圈”。为此,福清市公安局特对东瀚派出所予以通报表扬,希望全局各单位积极学习借鉴该所相关反诈技战法,进一步在派出所主防主战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
何为“反诈技战法”?它又有怎样的“秘诀”?近日,记者走近陈振志身边,倾听关于他与反诈的故事。
民警自创一套“反诈技战法”
从警18年来,尽管工作岗位数次变换,但他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扎根于群众之中,忠实地履行着人民警察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守护平安的神圣职责。多年来,工作中的陈振志一直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起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
去年12月,陈振志从东张派出所调往东瀚派出所。针对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诈骗手段,陈振志工作重心转移到反诈上来,誓要与诈骗分子打一场持久战。
电信诈骗属于新型犯罪形式,专业化、团队化作案越来越明显,上下线之间可能分散在全国各地。这个给反诈民警的侦破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
“因此,反诈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在业余时间也需要自学充电相关知识。”陈振志说,现在的诈骗都涉及到信息流、资金流等,数据动辄就是上万甚至上百万。这些信息都需要详细统计出来,并将所有的资金流向分析出来,才能查清案件。
如何把电诈案件办好,切实守护好群众“钱袋子”?侦破案件中,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陈振志摸索出一套“反诈技战法”,这是他对每一起案件的经常复盘总结提炼出来的。
秉持对线索案源的敏锐性和韧劲、判明对侦查工作的方向性和策略、把好对智慧赋能平台应用的实战性和拓展……这是这套“反诈技战法”的三个“秘诀”。
记者注意到,“反诈技战法”还结合具体电信网络诈骗案进行了分析。从案源信息如何拓展,到人员到案过程中注重要点,再到如何通过警务实战平台抽丝剥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
如今,“反诈技战法”已在福清市公安局供大家学习借鉴,成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的“宝典”。在陈振志看来,每一次办理电信诈骗案,都是一次全新的实践和探索。每一次行动,他都在与对手的斗智斗勇中捕捉新规律,完善工作机制和模式。
“快一秒钟破案,受害者的损失就要少一点”
今年4月10日,陈振志灵活运用“反诈技战法”,通过反诈中心推送的林某松“微信转账一万元”线索开展抽丝剥茧式核查,充分依托大数据资源、“e体+”智慧赋能体系和警务实战平台,借助合成侦查力量,在全所民警配合下奔赴福建多地开展调查取证,综合运用合成研判、追踪抓捕、动员投案等方式,涉案嫌疑人陆续到案。
最终,该线索实现抽丁拔楔拎出一整串,25天时间抓获9人,上网追逃2人,缴获手机等设备12台,缴获赃款10万余元,另有10万余元赃款进一步追缴中。
“此次摧毁的林某航、吴某祥两个‘跑分’团伙,成员共涉及11人,两级犯罪团伙成员交错复杂,散布福清、南平等多地。”陈振志说。


在反诈路上,出差成了“家常便饭”。一个案件刚结束,还没等到喘息的机会,陈振志与同事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外地,开始了抓捕工作,“无论嫌疑人逃到哪里,必须将他们抓回来,给群众一个交代……”
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反诈民警,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大。“诈骗金额有大小,案件却没有,每一分钱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陈振志说,“电信网络诈骗事关民生,我们要跟时间赛跑,快一秒钟破案,受害者的损失就要少一点。”
陈振志虽然不是能说会道的人,但是讲起反诈防骗却总能滔滔不绝。“每当为群众挽回损失时,我感觉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值了!”陈振志直言,这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正是凭着这份执着与热忱,让他攻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侦破的案件,为受害人挽回了一次又一次经济损失。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他将始终扎根一线,用心当好“反诈人”,守护群众“钱袋子”,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平安指数”。
来源:福建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