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福清寻古:望一眼天宝陂,心清目明;走一遍龙江桥,豪情满怀;仰一尊弥勒佛,一瓣心香;想一想瑞云塔,乡愁入梦;登一回东关寨,思绪万千;逛一趟黄檗寺,虚一而静;上一次石竹山,美梦成真。
五月,跟着小编一起亲山近水、访古寻迹,去领略大美福清的古韵今风。
第四站:瑞云塔
来自于耶鲁大学图书馆,拍摄于上个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
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
但走遍了世界 日夜思念的
还是家乡最淳朴的风景
一条街 代表一座城
跨越千年它还在这里
放慢白日里的城市快节奏
在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里
找回自己
走得再急 都要记得
利桥 还在这里
瑞云塔 依然挺立
瑞云塔历史由来

瑞云塔位于福清市龙江北岸,是由叶向高长子叶成学带头捐资倡议,知县凌汉翀拿出自己的俸禄捐建并召集工匠,名匠李邦达负责设计施工。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冬动工,费时十年(1615)建成。传说卜基之日,五色云自太保山来覆其上,烂漫辉映,故塔成后名为瑞云塔。
瑞云塔用雕琢精致的花岗石砌建,高34.6米,七层八角,外形仿木构楼阁式,底基为单层八角须弥座,周长24米。第一层北面开门,塔门额竖匾上镌刻“凌霄玉柱”4个遒劲大字,其余七面设佛龛。第二至第七层两面开门,六面设佛龛。塔内为八角空心室,各层转角倚柱成海棠状,并有曲尺形登临石阶,供游人拾级而上。柱顶斗拱两层,叠涩出层檐,檐面浮雕瓦垅,顶为葫芦塔刹。塔身内外每层皆有浮雕,内容丰富多彩,有武士、比丘、罗汉、菩萨、力士、佛像等浮雕和佛教故事图案,还刻有花卉、龙、麒麟、狮子、鹿、凤凰、奔马、兔、猴、鹤等飞禽走兽浮雕共400多幅,大小不一,大的高达1.5米,小的高仅20厘米。这些浮雕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每层进出口处左右有两尊精雕细凿的守门神,现仅存12尊,其中第一层入口处两尊守门神最为高大,披坚执锐,威武雄壮。更为别致的是,每层八角檐端各坐镇1尊镇塔将军,共48尊,大小、披挂、神情都相似,端庄肃穆,俯视下界,平添了几分神秘气氛。


瑞云塔具有佛教、风水、航标等多重功能与含义,是佛教世俗化、民族化与本土化趋势的表现。瑞云塔史称“南天玉柱”“精丽甲于海内”,自古以来就是福清人民心中标志性建筑。
1965 年瑞云塔被公布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瑞云塔的浮雕艺术代表了明代福建地区石雕工艺的最高水平,塔内许多栩栩如生的浮雕。地质学家丁文江观塔后曾说:“余足迹遍海内,历观名胜古迹,浮屠(塔)之 精者,无过瑞云”。


出品: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