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22

“探秘福清”之一《叶向高与围棋》

 
晴天780 发表于 2023-3-26 21:55: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5101 13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利玛窦

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

明代第一位定居中国的传教士、学者

 

过百龄

江苏无锡人

有“神童”之称,被誉为明代“棋宗”

其后裔过惕生

是当代棋圣聂卫平九段的启蒙老师

 

叶向高

大家都知道他是明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但很多人不知道

叶向高的棋艺也极为精湛

 

因为酷爱围棋

叶向高和利玛窦交往甚密

两人曾专门讨论围棋问题

利玛窦还将他的亲身经历

写进《利玛窦中国札记》

 

因为酷爱围棋

61岁的叶向高二度入阁

路过无锡时

特地与时年11岁的过百龄对弈

结果连输三局......

围棋,一黑一白流传,一东一西

成就,两段佳话

今天

带大家走进叶向高的围棋情结

 

以棋会西士 意在“与之游”

明朝中晚期,一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带来了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年-1610年)是其中的先行者和佼佼者。当时中国也有一批有识之士,能够以包容的态度,对待西方的科技、宗教与文化。叶向高就是其中之一。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利玛窦向神宗皇帝呈上木刻的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叶向高第一次看到便惊奇不已,颇有感触地在文章中写道,在地图上,中国竟然只有巴掌大,太奇怪了。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叶向高在南京任礼部右侍郎时,第一次结识了利玛窦。两人素昧生平,却切磋起围棋技艺,双方展开探讨,其乐融融。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叶向高升任内阁首辅后,又在北京的家中款待利玛窦。利玛窦与叶向高专门讨论围棋问题,了解相关知识,并认真记录下来。

 

在1615年出版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利玛窦根据亲身经历,向西方介绍中国的棋类游戏,他先讲到象棋,而围棋却给他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中华书局2010年出版的图书

他在书中非常形象地讲述道——中国人有好几种这类游戏,但他们最认真玩的,是一种在三百多个格的空棋盘上,用二百枚黑白棋子下的棋。玩这种棋的目的是要控制多数的空格,每一方都争取把对方的棋子赶到棋盘的中间,这样可以把空格占过来,占据空格多的人就赢了这局棋。官员们都非常喜欢这种棋,常常一玩就是大半天,有时玩一局就要一个小时……

 

17世纪,欧洲对围棋的了解基本来自利玛窦的描述。

以“棋”为媒

利玛窦与叶向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610年,利玛窦病逝北京。叶向高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多方交涉,使利玛窦获准赐葬京郊,成为“御赐墓葬”的第一位外国人。当时人问,那么多来中国的外国人都没有被赐葬的,怎么就利玛窦这么特殊?叶向高说,从古至今来的外国人,道德学问有像利玛窦的吗,其他的不论,单看他翻译的《几何原本》,就可以让他得此殊荣。

利玛窦墓 图/北京晚报

出生福建沿海的叶向高,眼光不拘于一国一地,而是远眺海洋,以宽广的胸襟目视世界。对于利玛窦、艾儒略等西方传教士,叶向高在《诗赠西国诸子》一诗中对他们评价极高:“……著书多格言,结交尽贤士。淑诡良不矜,熙攘乃所鄙。……我亦与之游,冷然得深旨。”

 

以棋会童子 为国礼下士

 

叶向高酷爱围棋,公务之余常邀同僚下棋,然而数年来竟未遇敌手,当时就有国手受二子(让二子)的水平,在士大夫阶层算得上一流高手。

和江苏神童过百龄对弈的故事,发生在叶向高61岁的时候。

 

过百龄,江苏无锡人,是明末棋坛造诣最深、名声最大的国手。他天资慧颖,11岁时就通晓围棋,与成年棋手对弈,常常取胜,名震江南。

 

泰昌元年(1620年),叶向高再度入阁,路经无锡时,在闲谈中听闻过百龄其人其艺,特意写了请柬,郑重其事地礼招过百龄对弈。过百龄来后,叶向高见是一个儿童,不把他放在眼里。可是一交手,叶向高竟连失三局。

有人见状,悄悄对过百龄说:“同你下棋的是位学台大官,你得暗中让他一些,不能全赢了。”

 

过百龄不卑不亢:“下棋不能这样敷衍人家,因为他是大官就去讨好,是很可耻的。假如他真是好官,会同孩子过不去吗?” 

 

叶向高见过百龄棋艺高超、人品端正,十分器重,提出带他一起到北京去。过百龄因年龄过小,便没有去。

 

叶向高进京后,有一次同棋友对弈,局局连胜,棋友便称之为“棋坛国手”。叶向高却羞涩地答道:“大家有所不知,老夫在无锡却败在一个童子之手。”棋友连忙附和:“即便如此,老相国仍不愧为‘弈中第二’。”

 

从此,叶向高便有了“弈中第二”之说。

 

以棋说感悟 旨在促发展

 

叶向高聪颖过人,用心良苦,才获精湛棋艺,故而学弈体会至深,感悟良多。他发表学弈感悟,推进交流,提高认识,客观上促进了弈棋的发展。

 

米芾后人米万钟作有《弈谱》,叶向高作序,说自己下棋的风格是不按谱着,“如李广用兵,不击刀斗”,主张下棋“皆取适意,不必求精。”

位于福清市港头镇后叶村的叶向高公园

《弈谱序》

叶向高

余生平无他嗜,独嗜弈,以为弈之变化无穷,似《易》。以后为先,似柱下家言,操纵卷舒,不失其度,似吾儒之善于持躬而涉世者。盖心有所悟,非仅以其艺已也。往在词林及留都,官皆清暇,遂其所好。自入纶扉,遂束楸枰于高阁矣。今岁解组而南,重加拂拭,将携归为山中消日之具。而友人米仲诏出所为谱示余,乞题数语。

 

余虽好弈而不善弈,且不知谱,如李广用兵,不击刀斗,宜其取败。顾自念天下事皆取适意,不必求精。无弦之琴,可以弄,无麯之酒可以醉。

 

然则仲诏之为兹谱也,赘矣。仲诏博雅多能,蔚称作者,书画皆登妙品。乞者踵门,苦不能给,情之为累也如此。余事事不如仲诏,惟弈差通。然其累亦不小。今老矣,百念俱灰,岂复操胜心于此。仲诏方当强起,为国家效用。兹谱也,以藏之烂柯山中可也。

 

明代扬州天才棋手方子振著《弈微》一书,叶向高看后,深以为然,认为棋艺无穷,也写下《弈言》。

 

《弈言》

叶向高

凡天下之名为术艺者,皆有穷,惟弈无穷。尺局之中,不过三百六十道,而千变万化,不可胜原。世以为合于兵法,此非深于弈者也。

 

弈,盖有道者所为。其明虚实,知先后,经纬错综,若争若让,因应无常,不为典要,皆道妙也。以胜心为之不得,以退心为之不得,以慢心为之不得。以忿心为之不得,以纷杂之心为之不得。勿忘勿助,有意无意,皆学道诀也。彼耽于弈者,艺乎云耳。神而明之,会而通之。于以持躬涉世,何所不宜?宇宙虽大,古今虽邈,只是一局。在出世君子观之,亦仅如黄粱一梦,况百年鼎鼎,局尤易终。而乃以一时得失,一身升沈,力争不已。机心杀心,无所不用。试思罢局敛子之日,毕竟何益?不亦大谬惑哉!古来神仙,多托于弈,彼固有指,而世卒无悟者。

 

杜甫有云:‘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善弈者作如是观,乃得弈理。吾因方子振所著《弈微》有感,遂为书此。子振以弈名,又尝学道,其游长安久,必有当于吾言。

 

 

来源: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3)
王家七叔公 | 来自福建
收起回复
百世 :
2023-3-27 21:17 来自福建 回复
2023-3-28 04:28 来自广东 回复
半度微凉 : 宇宙虽大,古今虽邈,只是一局
2023-3-28 07:51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3-3-27 17:07:21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你在就好 | 来自福建
一黑一白流传,一东一西,成就两段佳话
收起回复
百世 :
2023-3-27 21:17 来自福建 回复
晴天780 : 黑白
2023-3-28 04:28 来自广东 回复
半度微凉 :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2023-3-28 07:53 来自福建 回复
2023-3-28 09:05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3-3-27 18:49:01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百世 | 来自福建
名师出高徒               
收起回复
晴天780 : 是啊
2023-3-28 04:28 来自广东 回复
半度微凉 : 以棋会童子 为国礼下士
2023-3-28 07:53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3-3-27 21:18:06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半度微凉 | 来自福建
尺局之中,不过三百六十道,而千变万化,不可胜原!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3-3-28 07:51:18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5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250200|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5-7-3 13:57 , Processed in 0.077173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