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23日上午(农历闰二月初二),城头宅前村**食堂建成正式投入使用,城头镇党委组织委员谢加兴、副镇长韩颖蕾、综合执法大队队长林春俤出席开业仪式,与宅前村党支部书记林存清一起为**食堂揭牌。


据了解,按照市“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共建共享、老人受益”的指导思想,在市民政局专项补助资金大力支持下,宅前村结合本村村财,整合盘活原有农村幸福院等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建成了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可容纳50位老人同时进餐的**食堂。为了给老人提供安全温馨的就餐环境,食堂配备了标准化厨房、置办了崭新的冰柜、消毒柜、防火器具等设施设备,并制定厨房卫生和食品留样制度等服务管理办法。此外,还配备了电视、书籍等文化娱乐用品,满足老年人的文化娱乐需求。


上午9点,**食堂前就已经围聚了二三十位老人。原来是村内的村医和理发师也来为**们服务啦!村卫生所的梁医生坐诊“**食堂”,为老人免费提供血压血糖测量、健康咨询等服务;理发店的梁师傅为老人家提供免费理发服务。老人们看着自己的新发型,乐得合不拢嘴。11点许,伴随着精彩的舞蹈表演,宅前村**食堂开业仪式正式开始了。随着喜庆的红绸应声而落,**食堂正式揭牌开业。

走进食堂,映入眼帘的是两侧食堂文化及敬老文化布置,将食堂衬托得暖意十足。工作人员热情地为老人提供用餐服务,清甜的排骨汤、新鲜的韭黄炒蛏、软烂可口的红烧猪蹄、青翠欲滴的炒青菜……香味扑鼻而来,餐台上摆着一盆盆热腾腾的家常菜,荤素搭配、营养可口。老人们坐在餐椅上一边品尝着美味可口的饭菜,一边聊家常。在**食堂里,还有城头镇社工站通过志愿汇招募到的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生提供志愿服务,他们积极响应、认真负责,为**食堂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青春色彩”。


“老人每顿只需5元钱,就能吃到热乎乎的三菜一汤,家里老人行动不便的,还能提供打包外带服务。”宅前村书记林存清表示,在宅前村**食堂的前期硬件设施建设和后续运营经费的筹措上,沿用了幸福院的好经验,采用了“市里拨一点、镇里补一点、村里筹一点、个人出一点、乡贤捐一点”的多元化筹措方法,力争让老人吃得好、吃得满意,暖胃更暖心。

“年纪大了做饭不利索,这里离我家很近,我和老伴以后吃饭方便多了。”84岁的林新玉老伯笑着说,他和妻子住在**食堂附近,听说食堂提供午饭,价格还很实惠,夫妻俩高兴地赶来体验。


老有所养,“食”有所依,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配套措施,也作为为民办实事的落地项目,**食堂的设立不仅能更好地满足高龄、空巢、独居和生活不能自理等老年群体用餐需求,且能保障安全卫生、健康实惠,大大提升老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下一步,城头镇将继续优化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结合**食堂的运营和**的用餐体验,动态更新健康营养菜单,让老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心、吃出幸福感。同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扩大辐射范围,积极拓展“**食堂+学堂”等服务模式,搭建邻里守望互助、敬老孝亲、党建引领乡贤助力的新窗口,以小食堂聚民心,着力提升以**食堂、农村幸福院为重要抓手的镇域养老服务新格局。
来源 活力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