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咯!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福州(福清)会场活动人气爆棚
福州晚报 记者 王光慧 刘玉纯开镰仪式上,大家割下第一刀稻穗,齐声喊:“丰收咯!”
晒金秋田园,庆五谷丰登。昨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福州(福清)会场系列活动,在福清市镜洋镇26度休闲农庄成功举行。5万名游客和当地农民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一起赞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促丰收、享丰收、庆丰收。该活动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州市农业局、福清市人民政府承办,福清市农业局、镜洋镇人民政府、福清市旅游局、福州日报社协办。
这场活动被纳入国家级丰收系列活动
活动以“侨乡农民庆丰收,农耕文化焕新姿”为主题,以侨乡文化、榕台合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主,突出农耕文明和农业科技特色,展示福州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弘扬福州各地悠久厚实的农耕文化和地方民俗特色文化。本场活动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国家级丰收系列活动。
活动启动仪式上,福州市农业局、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福州市林业局公布了首届福州知名农业品牌。福州茉莉花茶、福州橄榄、罗源秀珍菇、福清花蛤、连江海带等获得了福州市首届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称号。春伦牌茉莉花茶、仙芝楼牌有机灵芝、鑫星源牌猪肉、崟露牌茉莉花茶、融绿牌尖椒、SUPREME BONUS牌西兰花、浪涛牌干海带、江船长牌冷冻鲍鱼、百洋牌淡干虾皮、三状元牌山茶油获得了首届福州知名农产品品牌称号。
福清市还正式发布了区域公用品牌“玉融尖椒”的LOGO。福清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通过“玉融尖椒”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能有效促进福清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
千碗“丰收饭”免费吃福清24乡镇美食尝个遍
古时纺纱织布的机器、保存蜂蜜的木桶、喷水灭火的筒唧、碾米去壳的土砻……昨日,2000多件传统和现代农具吸引了众人眼球。福清民俗爱好者黄海恩提供了个人收藏的部分传统农具,让游客近距离了解传统农耕文化。
现场还举行了开镰仪式和无人机喷雾表演。农户们进行了传统手工和现代机械割稻表演。
田野音乐会也是活动一大亮点。百名小提琴手身着礼服,在田野上合奏小提琴。农民载歌载舞,40多名来自新厝镇的农民进行了省级“非遗”项目伡鼓舞表演。福清侨乡少儿合唱团在稻田里,唱响了《我们的田野》等丰收赞歌。福州市广场舞协会300名成员在田野上跳起热情奔放的丰收舞。
市民纷纷与稻谷合影,在田野上放超大型风筝,玩盆栽DIY、绿色迷宫、沙滩抢险等亲子游戏。
现场的农产品展销区、美食街等人气爆棚,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和福清特色小吃,让游客们大饱口福,不少人满载而归。荣获福州最新“龙眼王”称号的郑为平农场龙眼,福清光阳蛋业的各类蛋类新品,绿丰农业的融绿牌尖椒、小西红柿、地瓜叶等,纷纷在现场亮相。现场还有来自福清24个乡镇的特色美食,包括福清光饼、海蛎饼、福清鱼丸、龙田番薯丸、港头焖面等。
福清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还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发放了福清知名乡宴大厨在现场煮的1000碗“五谷丰登饭”和寓意生活甜甜蜜蜜的甜粥。
福清市旅游局还向游人们介绍了“颂丰收——归田花间农耕游”线路。福清市邮政分公司在现场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纪念邮票的首发式。
活动开幕式上,有罕见的手碟表演《硕果丰收笑金秋》。
充满农村元素的田间快闪表演。
活动现场,上百人在田野中合奏小提琴。
福晚小记者
丰收节“大丰收”
“第一次走田野迷宫,第一次打稻谷,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农具……每一项体验都能写一篇作文了!”昨日,30组福州晚报小记者家庭,一大早就乘坐本报准备的大巴,前去参加活动。各种体验项目让他们目不暇接,游玩之余,他们不忘采访市民、认真记录,“记者范儿”十足。
在农具展示区,小记者们观察得格外仔细,他们有的对着木犁、纺车、风箱、龙骨水车等难得一见的传统农具不停拍照;有的坐上拖拉机、收割机当起了“操作员”。
稻田区是给孩子们带来最大惊喜的地方。亲眼看见农民挥镰收割,他们十分兴奋。一些小记者在家长的帮助下,试着在打谷机上打稻子、在太阳下干农活,一个个汗流浃背却乐得合不拢嘴。温泉小学五年级的徐心妍在离开稻田区时,将7颗饱满的稻粒装进包里,她说:“我要分给家里所有人,一人一颗,让大家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
游人在长长的特色美食街上,可以吃遍福清24个乡镇的美食。
一群小学生在田野中合唱歌曲。
活动展示区域,许多传统农具吸引游人目光。
市民在田间体验丰收打稻谷的乐趣。
会场内的农产品展销区人气爆棚。
活动开幕式上,福清侨乡少儿合唱团演唱《欢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