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依靠自律才能防止沉迷短视频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app.fqlook.com/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1605251010499"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1605251010499"><!--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来自福建 · 东南网</p><p> </p><p>刷短视频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但过于沉迷短视频,也会给身心健康带来影响。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0%的受访者经常刷短视频,61.8%的受访者感觉长时间刷短视频影响社交,65.2%的受访者建议平台加强时间提醒,连续使用时设置休息时间。(8月25日 《中国青年报》)</p><p> </p><p>结束一天的学习与工作,晚上躺在沙发上刷着短视频,放松忙碌了一天的身心。这是当代年轻人每天生活的必备流程,不少网友表示“晚上躺在床上刷手机的时间才是属于自己的。”当属于自己的时间,从繁忙的课业后的一小段时光,变成整天时间都属于自己的暑假时,我们能否抵抗诱惑,将空闲出的时间不花在短视频上。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有接近一半的受访者每天花在刷短视频的时间在两小时以上。</p><p> </p><p>刷短视频为了休闲娱乐、放松心情,但生活中我们常常忘记时间的流逝,无意识地刷着短视频,这反而会造成焦虑。长时间沉浸在短视频中,收起手机的一瞬间,常常感到一阵精神“空虚”,并会为自己把时间都浪费在手机上而没有做原定的事情而悔恨。刷短视频不但没能放松心情,焦虑、后悔等负面情绪反而如影随形。</p><p> </p><p>对于防沉迷,调查中65%以上的受访者希望平台可以加强时间提醒。平台固然需要在用户使用时长、推送机制等方面加强管理,但真正能够使用户的注意力不再聚焦于短视频界面的依然是用户的自律。就像游戏《王者荣耀》实行青少年防沉迷模式,控制在线游戏时长,却无法阻止想玩游戏的青少年用家长的信息注册账号,不受时间约束地“开黑”。平台实行的措施只能起到提醒作用,并且即便推出“强制模式”也依然可以“钻空子”。唯有依靠自律,意识到沉迷短视频对学习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树立起拒绝长时间使用短视频APP的想法,才能真正从根源上防沉迷。</p><p> </p><p>就像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感觉长时间刷短视频影响社交。沉迷短视频的用户不妨关注自己的线下实际生活,化被动“刷”视频为主动“发”视频,既能记录生活中的小美好,也能督促自己学习新的技能。或者有的用户察觉到长时间沉迷短视频已经对自己的眼睛、颈椎等造成伤害后能够及时止损,减少刷视频的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有的用户发现浏览的信息同质化严重,已经形成信息茧房后,能够主动搜索其他更多元的信息,打破平台推送机制形成的束缚。</p><p> </p><p>刷短视频能够获得眼前短暂的快乐,但无法带来长久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不寄希望于平台推出时间提醒,意识到沉迷短视频的危害,依靠自律和意志力做出行为上的改变才是破局之道。(卢夏娇)</p> <!----></div> 段视频有利有弊 得依靠自律和意志力做出行为上的改变才是破局之道。 唯有依靠自律才能防止沉迷短视频{:5_22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