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这个东西价格暴涨400% 网友炸了:用不起又离不开
许多人看到手机屏幕右上角的“电池”变红就会变得焦虑起来疯狂寻找“救命稻草”——充电宝
正是看到这种需求
共享充电宝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市场并迅速收获大批用户
然而,当消费者养成使用习惯共享充电宝却悄悄涨价了
普遍4元/小时最高40元/24小时
在成都春熙路某商场内张女士正在扫码租借充电宝她出门一般不带充电宝又离不开手机没电了只能借
作为共享充电宝的忠实用户张女士很早就发现了租借费用的变化最开始每小时只要一块钱现在涨到三四块我还扫过6块钱一小时的确实有点贵了
4块钱连一半电都没充满中午在商场吃饭时,张女士先以4元/小时的价格借了一次;下午去医院看病,手机又没电了,只能再花6元借一次,借了两次都没把电充满,4块钱连50%的电都充不到。
借两次就够买个充电宝了杨女士也发现共享充电宝涨价了。9日中午1点过,成都市二医院门口,她正在用自带的充电宝给手机充电。
“我以前几乎每天都要租借,就是因为涨价了才买了充电宝。”她说,涨价后每小时租借费少则三四块,多的要五六块,平均每天要花6到10块钱给手机充电,一旦忘记还,十几二十块就没了,两次就够买个充电宝了。手上这个才50块。
广州的吴先生说自己很久没使用过共享充电宝了之前经常出门忘带充电宝手机又费电所以租用共享充电宝很频繁后来随着费用提高归还有时也并不方便所以养成了随身携带充电宝的习惯
定价规则究竟是什么?
同一品牌不同场所计费标准不同目前共享充电宝收费标准为:
[*]一般区域1.5元/半小时-2元/半小时
[*]影院、酒吧等区域为2.5元/半小时
[*]人流量较大的景区、高铁站等区域价格略有上浮,为4元/半小时
有的商家表示每天他们这里有六七十号人在借充电宝一个充电宝设备根本不够用
记者现场扫描了二维码发现不同商家的充电宝租金折合下来大约都是3块钱每小时而有网友反映热点景区或者热点地段租金甚至能达到5块钱每小时甚至更多
有商家透露了其中的定价规则杭州某茶楼商家陈先生说“品牌方可以和商家商量,会有分成给商户,你们想设置两块还是三块。”
据了解共享充电宝品牌方为了进入商家都有承诺租金收益和商家分成具体的分成细则各有不同
租金定价可以和商家协商确定而有的共享充电宝品牌方为了拿人流密集处的入场券会相应提高商家的分成比例以此来打通商家
消费者边吐槽边使用
然而,就算共享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许多消费者仍会持续使用
有的人经常忘记带有的人则嫌重懒得带这些人出门在外手机没电只能租借充电宝
就算是自备充电宝的人也没有完全放弃共享充电宝“我经常丢充电宝,现在这个不知道是第几个了。”
也有一些年轻人认为如果价格涨得太离谱共享充电宝可能会被淘汰
为什么越来越贵?专家:一定规模后,他要收回投资
以低价占领市场后突然涨价似乎是共享产品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共享单车为例起步价从最初的1元提高到1.5元现在骑一次往往要两三元网友吐槽“比坐公交还要贵”
西华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代松表示:
一个共享产品,作为一种新的消费形式,核心是要让相当大体量的人群参与,才可能变成商业模式赚钱。
共享经济,它前期投入量蛮大的,所以说当到了一定阶段,它一旦完成了这一阶段,流量的凝聚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这个时候他要收回自己前期的投资价格,利率会上涨一些。
第二个原因,就是有一部分比较高质量的消费群体,他是比较依赖这种共享消费的,他对价格不太敏感。
《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洞察2020》报告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69.2亿元。随着这一市场用户的不断增长,刚需地位的稳固及供给端的快速扩张,其交易规模自2021年将持续保持40%-80%的高速增长,有望在2024年达到500亿元。
目前,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有4家,小电科技,街电科技,来电科技和怪兽充电,被称为“三电一兽”。
此前,“三电一兽”多名负责人透露自身已实现盈亏平衡,甚至盈利。据业内相关人士测算,如共享充电宝的使用频率、单价再度增加,部分企业的年利润率可能超过60%。
对于共享充电宝的市场前景,长期来看还有待观察。共享充电行业几家头部平台从运营模式到产品大同小异,难以形成独特的品牌差异化。
你在外会使用共享充电宝吗?涨价后还会用吗?
来源:封面视频、广州日报、钱江晚报、上观新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