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霸!福清又一项传统技艺入选!
喜讯!!!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啦~
福清番薯丸制作技艺入选!
人间有味是清欢食物蒸腾的水汽氤氲出一份对美食的眷恋
福清番薯丸是福清人的专属味道
福清番薯丸
番薯丸是融汇山海之味的福清特色美食。福清龙高半岛多为沙质旱地,只能种植番薯等耐旱作物。过去,当地人过冬至用糯米粉搓汤圆很困难,于是人们开始种粟(即高粱),并尝试用粟米粉搓汤圆,这成了当地特有习俗。
而番薯丸源于汤圆,因清初高山镇刘厝村一户人家冬至搓圆应急而诞。传说该户有独子娶妻庄艳,美丽聪慧。可喜事方过月余,这家四人竟病倒了三人,仅靠庄艳一人维持。庄艳忙于求医采药,终使家人康复,却耽误了栽种粟苗。这年冬至无粉搓汤圆,庄艳想“既然粟米粉可以代替糯米粉,那为何不以番薯粉代替粟米粉呢?”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做出了柔韧甜美的番薯粉皮,再裹以调制好的海鲜菜馅,将其搓圆代替汤圆,煮后一尝十分美味,流传至今,即为番薯丸。
番薯记忆
番薯,俗称地瓜。对于福清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在被称作“地瓜县”的年代,番薯是福清人赖以果腹的口粮,因来自域外番邦,所以闽地人称之为“番薯”。番薯丸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种朴实的乡土美味对于福清人来说,是记忆中最初的味蕾刺激。
番薯丸制作工艺
聪慧的玉融子女,创造性的把它与蔬菜、肉类相结合,番薯去皮、蒸熟后揉捻均匀做皮,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瘦肉、包菜、紫菜等内馅,揉搓成团,可蒸可煮,各有风味。别看番薯丸的用料简单,但口感却非常好,外皮虽然软,却有嚼劲,加上内部鲜美的馅,直叫人欲罢不能。
番薯丸的制作方法:
1、将番薯去皮放入高压锅中煮几分钟,出锅后沥干水分,捣成番薯泥,锅内的地瓜水用碗装起,备用。
2、将番薯泥揉成团,慢慢加上地瓜粉。看情况而定,揉至团子不粘手,不硬不软,如果揉得太硬,可以加上预留的地瓜水。
3、内馅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紫菜、包菜、肉、海蛎、蛏、葱等食材。
4、取一个团子,戳一个小洞,慢慢摊成皮,将馅放进团子里,把团子包起来。放入的馅料要适量,太多容易使团子皮爆掉,如果觉得番薯丸粘手,可以在表面撒点地瓜粉。
5、水开后放入番薯丸,煮到番薯丸浮起,再加煮5分钟即可。
福清番薯丸图片来源网络
不管福清人民的脚步怎样匆忙,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在舌尖上提醒着他们,不忘昨日的来处,对于在外的福清人来说,这种味道就是番薯丸的味道。
部分资料来源/福州市群众艺术馆、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编辑/品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