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福清县委诞生地在哪吗?
号外号外!福清市漈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征集活动来了!!
为了进一步丰富福清革命遗址文物资源充分展示福清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现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福清革命时期各类文物
革命遗址见证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记载先辈不可磨灭的壮丽功勋让我们一起走进福清革命遗址追寻先驱足迹追忆红色往昔
阳下街道漈头村是福清重点的革命老区基点村这里曾经涌现出一批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留下了许多动人的革命事迹更是中共福清县委的诞生地
陈氏支祠在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北侧是中共福清县委机关诞生地和驻地旧址
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组织基础薄弱和敌人的摧残,福清县党团组织成立时间较短。1934年1月,中共福清特别支部领导人何文成、陈炳奎、余长钺和部分骨干党员集中在漈头村陈氏支祠开会,正式成立中共福清县委。何文成担任县委书记,陈炳奎、陈金来、余长钺、何胥陶、池亦妹仔等5人任县委委员。
(从左到右依次为何文成、陈炳奎、陈金来、余长钺、何胥陶、池亦妹仔)
如今,在陈氏支祠戏台墙壁上
依然可以看到“勤朴刚毅”四个大字这是当年福清第一任县委书记何文成亲笔题写以此激励广大党员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陈氏支祠也成了中共福清县委的第一个驻地,何文成等县委领导人在陈氏支祠中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
南西亭暴动
中共福清县委成立后,福清进一步掀起了革命的热潮。6月28日,县委组织一支20多人的武装队伍,并发动100多名农民群众在南西亭举行暴动。何文成担任总指挥,县委委员全部参加。暴动队伍高呼“打倒土豪劣绅,耕者有其田,减租减息”等口号,抓斗地主、土豪、高利贷者,烧毁债据,没收粮食分给农民并缴获长短枪20多支,子弹1000多发,分粮食5000多公斤。暴动进行了3天。“南西亭暴动”是县委诞生后第一次领导武装力量反抗封建地主和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成功斗争,充分显示了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共同战斗的力量,有力地打击了福清的封建势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陈氏祠堂位于漈头村钱塘溪畔漈阳书院系陈氏祠堂的附属部分陈氏祠堂和漈阳书院是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驻地旧址
1941年4月,福清沦陷。4、5月间,按照中共福建省委和闽中特委的部署,福清中心县委把隐蔽在海上伪和平救国军中的干部和武装人员全部撤回,组建了3支抗日游击队。 其中一支是陈金来领导的福(清)平(潭)沿海抗日游击第八中队。第八中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多次袭击小股日军,打了几场胜仗,很受群众拥护赞扬,后因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忌惮排挤而转移到长乐。
琅尾港伏击战为了取得合法抗日地位,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游击战争,福平沿海抗日游击第八中队和福长抗日游击大队先后加入“白皮红心”刘润世以国民党名义组建的长乐抗日游击总队。1941年7月中旬,抗日游击总队以福清队(由第八中队改编而成)为主力,在长乐三溪村伏击了200多名日军,打得日军不敢再进犯长乐江田地区。8月4日,抗日游击总队抽调48名队员组成“敢死队”,其中福清籍队员17名,由陈金来带队在琅尾港伏击日军。琅尾港伏击战击毁敌汽艇一艘,击毙田中岛中佐及村野分队长等日军官兵42名,取得了福建沿海抗日游击战争中最辉煌的战果。抗战胜利后,陈氏祠堂、漈阳书院成为中共地下游击队议事之所,中共闽中地方组织的领导人都曾集中在这里,共商义举,为革命事业挥洒热血。
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漈头村作为中共福清县委诞生地是福清党组织的红色摇篮我市将推进县委旧址修缮工作使其成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党性锻炼实践阵地”“红色文化传播阵地”、“党建成果展示阵地”
在福清革命历史中也流传下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这些文物镌刻着历史痕迹尘封着岁月记忆蕴含了浓浓的革命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希望大家踊跃参与文物征集活动一起打开福清革命记忆感受那段峥嵘岁月共同为县委旧址修缮工作添砖加瓦
具体征集内容请看
征集范围征集具有合法来源的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以下各类文物:
1.福清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党史人物遗存照片和书信、用品、纪念物等实物;
2.中共福清地下党组织及其武装力量活动照片与实物;
3.福清革命时期的文件、布告等实物
4.福清革命时期党史人物出国的护照、“黄字”又称“准字”签证、关防、船票、防疫征、家书等。
征集方式(一)捐赠。接受个人、团体无偿捐赠。
(二)收购。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出售原则,由鉴定评估小组对拟收购的文物展品进行鉴定,对符合展陈要求的文物给予公平合理的价格评估,在与收藏者协商后,予以收购。
(三)复(仿)制。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对市漈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急需的、通过以上方式无法获得的文物,由市委党史方志室、阳下街道办事处联合牵头,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复仿制。
征集程序(一)清点登记造册。对征集到或已落实线索的文物由阳下街道办事处安排专人和专用房间,进行登记造册,填写《福清市漈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征集登记表》,注明文物的详细情况,并统一汇总成册。
(二)组织鉴定评估。对拟征集的文物先由市委党史方志室、市档案馆、市文体旅局、阳下街道办事处组织鉴定评估小组进行筛选、评定。对单位、个人移交或捐赠的文物,由市委党史方志室、阳下街道办事处联合颁发《捐赠证书》或《收藏证书》,其中,珍贵文物将由市档案馆接收入馆并永久收藏。对经鉴定达不到展陈要求的文物,说明原因并退还收藏单位或个人。
联系方式联系人:施文兵(13906901283) 、林翠英(13799933544)
杨玉(13395917129)、
资料来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图/陈乃颖 何晶晶记者、编辑/林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