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ly 发表于 2020-9-28 17:59:07

福清中秋习俗:烧塔

   在福建,塔与中秋节关系密切,不亚于闽南一带的“博饼”风俗。 福州地区有砌塔、烧塔、排塔;闽南的泉州、厦门、龙海一带有造塔、烧“塔仔”;南平、崇安、邵武等地也有烧塔。福清的点塔灯则名闻遐迩。
   
根据民间传说,“烧塔”之俗源于元末汉人燃塔为号杀“鞑子”的故事。福州旧俗,第一次做外公、外婆的,要在中秋节买一座泥塑或陶烧的塔,连同月饼等,送给外甥作“喜食”(福州方言意为图吉利),称“送塔”。殷富人家更为讲究,厅堂上除摆列各种泥塑的偶像外,还摆设假山、盆景、古玩,十分豪华,因此又有“排鳌山”之称。入夜,垌内与坪架上点燃五彩小蜡烛,璀璨夺目,喜气满堂。福清则是点塔灯的塔,位于是城郊的“瑞云塔”,每60年点一次。逢甲子年的中秋夜,瑞云塔上点起数百盏各式各样的花灯。闽南一带的中秋造塔、“烧塔仔”源于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一个繁忙的港口,石塔建筑勃兴。该地出国谋生的人很多,往往是一去数年未返,家人牵肠挂肚。人们从天上月亮的阴晴圆缺,想到人间的悲欢离合,因此每年中秋节时,航标塔上点燃的灯火,成了人们表达思亲情感、召唤远方归帆的象征。
    福建民间还有各种各样的习俗民风,但无论何种风俗无不寓意着人们对亲朋好友的牵挂和祝福,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又是一年中秋节,又是花好月圆、阖家团聚之时,无论是团聚的家人还是漂泊在外的福建游子,都会就着月光,捧着月饼,度过这一年中最温馨又最易伤感的满月之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中秋习俗:烧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