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肉姐姐 发表于 2018-9-23 18:32:36

福清旧城改造拆迁时的牌匾被他收藏了

最近,记者在民间收藏家陈修俊家中看到一面大型牌匾,上书:钦命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司经局洗马提督福建全省学政王锡蕃,为“古稀介祉”故儒士侯为琼妻方氏立。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二月吉旦给。
据陈修俊介绍,“古稀介祉”牌匾长约2米,高约0.8米。上世纪福清旧城改造拆迁时,他看到墙根一面泛着金光的牌匾,虽然不甚了解牌匾的文化含义和历史价值,但他还是给收藏并且存储起来。时间过了近30年,陈修俊整理旧物时,发现“古稀介祉”牌匾牵扯到一位历史人物与“福清哥”的关系,因此将其修缮悬挂。据了解,“古稀介祉”牌匾是为一位长寿老人庆寿而题写的,说明当年这位“福清哥”身份特殊。“古稀”出自“人生七十古来稀”,介祉“意为大福”。故儒士泛称读书人。关键在于题词人王锡蕃的身份非同寻常。
王锡蕃,字季樵,山东黄县人。光绪二年(1876年)二甲18名进士,散馆授编修,后任福建学政。王锡蕃在福建任上广交青年才俊,结识了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后来的变法骨干黄乃裳等人。戊戌变法中,王锡蕃得到光绪皇帝的赏识,被光绪皇帝从詹事府少詹事提拔为礼部左侍郎,他也将严复、林旭、黄乃裳等变法人才推荐给光绪皇帝。戊戌变法失败后,王锡蕃被革职“永不叙用”。 据了解,爱好题词的王锡蕃,在任上常常到处留下“墨宝”。在福建尤溪县梅仙镇坪寨村古厝“大福圳”中,也有额悬一面“萱闱锡嘏”的匾额,署名就是“钦命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提督福建学政王锡蕃”。
图为保存完好的“古稀介祉”牌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旧城改造拆迁时的牌匾被他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