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20-5-22 10:36:18

福清有一块巨型寿山石!重达15吨...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寿山石雕是福州乃至福建省的文化名片。日前,作为2020年度福建省文艺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由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非遗传承人刘爱珠和徒弟马铭生、陈光波等人共同创作的史上最大的寿山石雕作品《吴哥之美》即将在福清完工。

记者:高兴铨 吴宏刚

五十多年来首次雕这么大件作品

刘爱珠,1948年出生于福州,寿山石雕刻艺术家。1967年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寿山石雕师从薄意大师王雷霆,并得到雕刻大师林寿煁的指导,独创“薄意人物造像”技法,获“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

从事寿山石雕五十多年,刘爱珠雕的多是“薄意”(即极浅薄的浮雕,因雕刻层薄而富有画意),没“玩”过这么大件的作品。

这块寿山石原石是一块重达15吨的峨眉石,刘爱珠按照设计的图纸勾勒出神像的面部轮廓、层层叠叠的庙宇、千年老树……寿山石在他们的电锯、铲刀和锤子的加工之后,已现出雏形。

刘爱珠称:“我们的作品叫《吴哥之美》,几年前我去了柬埔寨吴哥窟,便被那座‘一带一路’上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建筑所震撼,那时起,我便想创作一组巨型寿山石雕,但这种冲动一直藏于心里。一直到去年年底,我徒弟马铭生告诉我,在福清有两块巨型寿山石。”两个多月下来,刘老师晒黑了几度。

两年工程压缩在九个月内完成

神像的面部刘爱珠和弟子已经打磨了好几天
这两块巨型寿山石是15年前一家公司买下的,除了这块15吨的,另一块更大(大约十六七吨重),一直埋在土里,刘爱珠说,当时她来挑选,选择了这块造型相对更好的,刘老师解释说:“埋在土里就是对寿山石最好的保养。”

“石头挑完了,就按石头的造型来设计,寿山石雕往往要刻进去,你才能发现石头的颜色、纹理有什么变化,再根据这些变化来进一步改稿。”弟子马铭生、陈光波在福州寿山石雕的行里也算是一把好手了,“一般小马、小陈的作品有送去参赛都能得到不错的名次,去年马铭生还拿了个金奖。这么大的作品没他们几个年轻人,我是切不动了。”

刘爱珠和两位弟子多次前往趟吴哥窟采风,写实手法是主要的手法,但又融入了雕塑的技法,有特写、有组合、有写意,目前用的都是雕塑艺术中所使用的工具,到了后期细节处理上,则要展现刘爱珠寿山石雕上的功力。“光是神像的脸我们就修了几天,我们抓住吴哥雕塑人物的主要特征:大嘴巴、大鼻子,但又不完全按照石像来雕,而是着重将它们的阳刚之美、沧桑之美表现出来,完全颠覆了传统寿山石雕的构图。”

这么大的作品原本是两年的工程,刘爱珠要将它压缩在9个月内完成,“这九个月,我做好豁出去的准备了,免不了风吹日晒的,没办法,这是我一直想完成的作品!从事寿山石雕这么多年,我没听说过有比这一件更大的寿山石雕,到时,还会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海峡都市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有一块巨型寿山石!重达1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