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最近发出严厉警告
曹德旺最近发出严厉警告,如果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那很可怕,要高度警惕。1、曹德旺之前一直是痛批中国的楼市,他曾在2017年的时候强调:“中国实际有消费能力的人也就2亿,其中有9亿甚至10亿的人是不具备消费能力的。”而中国人将绝大部分的钱用在了买房子上,实际上生活开销和真正的需求开销并没有很多。也就是说,在曹德旺看来,中国的高房价严重限制了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所以要想提高国民幸福感,要想使得人人满足生活的必要需求,降低房价势在必行。
2、此次疫情后,他曾指出,目前,许多知名企业存在“招聘难”和“用工荒”现象。年轻人是制造业的主要劳动力,但现在他们却“不看好”工厂的工作。曹德旺说:“今天的年轻人以进工厂为耻,而我们的上一辈则以进工厂为荣。”年轻人宁愿送外卖和快递也不愿进工厂。互联网公司招聘大学生,2000或3000元的工资都愿意去,而福耀四五千元的工资却招不到人。”
3、而最近,曹德旺又说,疫情后,各国都想建立独立完整的产业链,全球产业链会被简化。疫情后,全球产业链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我们一定要警惕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
曹德旺说,在短期内各个国家很难构造出独立的产业链和工业体系,全球产业链也难以在短期内发生逆转性的变化。有的国家有构造独立产业链的能力,有的国家却没有这个能力。即使是美国、欧洲的发达国家,想要在疫后形成独立完整的产业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曹德旺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欧洲很多发达国家一直实行去工业的政策,大力发展虚拟经济,现在看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已经被去的差不多了,很多产业已经断代。如果要重新恢复制造业,形成独立的产业链体系,有很大的难度——第一缺乏进行产业投资的人、缺老板。无论日本、韩国,还是欧美,很多制造业企业的二代不愿意接班经营工厂、做制造业,更愿意去做互联网、金融等虚拟经济;第二缺乏劳动力,去工业化导致年轻人去从事了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制造业缺乏年轻的工人。在美国、欧洲,最便宜的是电、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最贵的就是劳工成本,发达国家的劳动成本高于中国。
5、他也指出,现在一些产业链往东南亚转移,但是现在的东南亚就像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一样,基础设施很差——道路很差导致交通物流不畅,水电的供应也经常不稳定,而且要到另外一个地区重新设立一个工厂要至少两三年的时间,这些都是企业要考虑到的成本。但他表示,我们也必须反省,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升高、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在上升,中国制造正在国际上失去原有的竞争力,出现了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的现象。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下降,会引起国家竞争力的下降,这必须引起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反省”,曹德旺如此说。
曹总讲话一针见血直中重点
曹德旺的成功之处在于,时刻保持危机感 佩服曹董的大局观,早做准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