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安徽,先从安徽的美食开始,冬天游安徽,这些美食要尝尝 ...
冬天到了,对于吃货来说,多吃点美食来抵御寒冷绝对是不可缺少的,说句夸张一点的话,整个冬天,都是在饿了去吃饭的路上。而安徽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拿手"好菜。爱上安徽,就先从安徽的美食开始,冬天游安徽,这些美食要尝尝。
臭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腌鲜鱼,是一道徽州传统名菜,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
而毛豆腐则是安徽徽州(黄山)一带很著名的一种特色小吃。因为发酵的过程发生了奇特变化而长出了类似"毛"的长长的菌丝,所以叫做毛豆腐。
淮南牛肉汤:这是安徽家喻户晓的名小吃,安徽菜沿淮片的代表之一,是苏北豫鲁皖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汤里是沿淮黄牛肉,本地的千张、豆饼、红薯粉丝,浇的是高汤、辣椒油,再撒点葱蒜、香菜,一碗就香得食指大动。这时候再上两块烧饼或薄单饼,一口烧饼一口汤,顿时就浑身舒坦。
淮南牛肉汤高营养、高热能、低糖、低脂肪。冬季可抵御寒冷,夏季可大汗淋漓。牛肉中的肌氨酸、维生素B6,增强免疫力,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
马厂羊肉面:这是全椒特色美食中的一绝,以其口感独特、品质上乘和补肾壮阳之功效,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纷纷前来一饱口福。冬天吃羊肉面,已经成为每一个全椒人的默契了。
包公鱼:这是不同地域人对鱼的俗称,在东南沿海一带,包公鱼是指石鲈科花椒鲷属花尾胡椒鲷或者髭鲷属的斜带髭鲷;此外,安徽合肥人习惯把包河一带的一种黑背鲫鱼称为包公鱼,并且因领袖的品尝而闻名。
此菜是通过考证和复原包府家菜时整理出来的,是包拯为官清廉、生活居简的见证。包河中的莲藕亦与众不同,皆断而无丝,也是传为"铁面无私"的象征。
所以此菜取包河小鲫鱼、包河藕、葱段、姜片、酱油、冰糖、醋、绍酒、芝麻油等为原料,再用荷叶封口扎紧,在盖上锅用旺火烧干后,改用小火焖 5小时左右,下锅冷透,覆扣大盘中,淋上芝麻油即成。
吴山贡鹅:这道美食起源于吴山镇,是安徽合肥的汉族传统名菜,色泽清爽, 香气浓郁, 味美醇厚,回味无穷。
唐末五代十国期间,吴国的创立者杨行密攻庐州(今合肥)、战广陵、克淮南、伐江夏,后占有淮河以南、长江以东的三十余州地盘。天复二年被唐昭宗封为吴王。
他为官清廉,人民安居乐业,并以身作则,使属下均能如此,实属难得。故乡人民以当地特产鹅配美味佐料制成卤鹅进贡,吴王食之大悦,谓将军:"行密自幼贫寒,不敢忘本,以此卤鹅进餐,堪称'贡品'。"从此"吴山贡鹅"而扬名天下。
阜阳郜台板鸭:这个郜台板鸭是阜阳的一种地方特产,也是一种独具风格的佳味肉食。产于淮河岸边阜阳县蓄洪库内,该板鸭均选用当地的优质放养鸭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及现代新技术精制而成。
其经过日晒夜露,自然风干,任其冬霜滋润,表皮受阳光烘照,通体油珠闪亮,营养丰富。浸料齐全,食用时无需任何调料。
郜台板鸭系安徽特产,产于淮河岸边阜南县蓄洪区内,历史悠久。该板鸭均选用当地放养120日龄左右的笨鸭,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新技术精制而成。
淮北南坪镇响肚:淮北有很多着名的小吃,其中南坪响肚是南坪镇的一道特色名菜。
在南坪镇,无论是红白喜忧,还是朋友聚会的宴席上通常都会有响肚这道菜。淮北响肚具有味道鲜美、清香宜人、清脆爽口的特点,在口中嚼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响肚也是因此而得名。
淮北响肚一般是选用新鲜的猪肚,煮时的火候应根据作料细致掌握。用盐和醋水反复搓洗,切成条状,在开水锅煮熟加作料,用小食盆或大瓷碗将汤、肚一起盛出来,用小勺舀着吃。
淮北响肚老少皆宜,营养丰富、色味俱佳,深受城乡人民喜爱。在当地女人坐月子,吃得最多的就是猪肚。产妇在生完小孩后,婆家人就会从集市上买来猪肚,炖成汤喂给她喝,猪肚汤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
舌头大怎吞美食? 三河米饺 无为板鸭 了解安徽菜吗?怎么没有安徽北部特色美食呀! 符离集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