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11-21 11:21:19

速来围观,福建省级明星村-福清岸兜村!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Q0MTg2MDk0MA==.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poster

福清市江镜镇岸兜村地处江镜镇西南角突出部,距渔平高速公路江镜互通出口仅500米,紧邻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江镜华侨农场,村域面积2.2平方公里,辖有5个村民小组,共有891户3497人,现有中共党员72名。2017年村集体收入13.59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9775元。
岸兜村所处区位示意图   近年来,岸兜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扣新农村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成效、生活富裕”新20字方针,立足村庄实际,创新举措,探索推出了“农业立村、科学建村、文明兴村、双创旺村”的发展理念,推动了村庄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了“全国普法先进村”、“省级明星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点”、“省级生态村”、“省级卫生村“、”省级民主法治村”、“福州市和福清市幸福家园、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

一、党建带动夯基础  岸兜村实施红色领航工程,党支部引领以“党建+美丽乡村”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党支部为核心,在建设美丽乡村中让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亲身示范,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事务决策。党员志愿者队伍坚持环境专项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清沟扫地摆清楚成常态化。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环境整洁的基础上见缝插绿,提高乡村绿化率。党员干部还带头拆除自家的违章建筑,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做给群众看,群众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和党员干部的风范,实现了从“袖手看”到“拍手赞”、“跟着干”的颠覆性转变。

党员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事务决策党员干部齐动手参与环境整治二、规划引领绘乡愁 岸兜村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来定位建设美丽乡村,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公司对乡村进行总体规划,在村庄规划中做到注重文化、空间、建设“三规”统筹衔接,对村庄的开发建设,因势利导、取法自然,做到“不挖山、不填塘、不改渠、不砍树、不改道、不占田”,使之与水系、山林及农田有机融合;更讲究“有拆有保、拆保并重,拆要拆除、保要保住”,注重对传统民居、古院落、古祠堂的保留与利用,改建成民俗房、纪念馆和民宿房,实现传承历史、丰富人文,留住乡愁、富裕农民的多重效益。通过村庄规划让群众明确岸兜村今后20年的村庄布局、发展导向和建设目标。逐步将岸兜打造“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美丽乡村让成为群众心中愿景,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农耕文化广场规划图农耕文化体育公园三、环境整治添颜值      岸兜村在配套完善美丽乡村基础设施的同时,扎实开展环境整治,认真制定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使全村环境整治工作得到大大提升,为美丽乡村添颜值。      1、治脏。整治乡村道路、集贸市场、河塘沟渠、公园广场、公共厕所、建筑工地和学校周边、居民房前屋后等区域环境卫生,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环境整治前后       2、治乱。治理乱搭乱建,严格按规划规范建房审批,加强违法建设整治,依法拆除违法搭建。治理乱停乱放,完善交通标识、导行设施和停车场地,纠正不文明交通行为。治理乱摆乱占,纠正占道摆摊、店外经营现象,清理、规范建筑材料堆场、畜禽养殖等。治理乱拉乱挂,整治主次干道杆线,规范店招广告、过街横幅。      3、治污。从源头治理污水,实施“厕所革命”,引导农户在自家宅前屋后的空地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将生活污水引入进行一级净化处理。一级尾水接入管网后收集至二级三格式化粪池再进行净化。全村分区建设污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避免污水乱排放。“厕所革命”污水处理       在“三治”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修缮破损路,整治低洼路,完善路灯、安全减速带等交通安全设施,形成安全、畅通的路网。提升绿化水平,重点强化中心道路、空置地块等主要节点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绿见绿,见缝插绿,大幅增加乡村绿量。沿环村、中心道路两侧立面粉刷改造、环境景观综合整治,塑造乡村特色风貌。村中绿化四、生态理念扮靓村庄      乡村就要有乡村的样子。事实上,乡村之所以美丽,能勾起乡愁,关键就在于它的“土”,在于其和城市风貌的不同。当然,“土”不是破破烂烂、杂乱无章、污水乱流,而是在保护好农村自然生态。岸兜村秉承这一理念,将之贯穿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做到建设与保护同步,大力保护乡村的古民居、古树、河道,让乡村水更清、天更蓝、地更净、村更绿,村庄越来越生态环保宜居。树绿水清       岸兜村在把人居环境整治干净整洁的同时,因地制宜,采用围扎竹篱笆隔离生活生产区域,建设微果园、微菜园;巧用废啤酒瓶+青竹美化围墙景观;利用废汽车轮胎铺设健身路径,废轮胎上涂上不同色彩扮靓农耕道;用木桩砌筑生态驳岸,两岸种植乡土植物,河岸上用毛竹搭建瓜棚架,百香果爬藤而上,三角梅点缀田间小道上,一幅美丽生态的田园风光跃然于纸上。



五、产业驱动带民富   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岸兜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富裕农民相结合,以特色农业资源和发达的水系分布为基础,通过农业的多功能开发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实施特色农产业规模经营,引入农业企业(福建省四季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入驻,发展高优农业、生态农业,主打蔬菜、鳗鱼、对虾产业基地品牌。而群众以地入股,成为有收益的股民,实现群众得租金(人年均多收益1800元)、集体有收入,真正让群众受益。农业种植水产养殖农产品
    依托区位条件,对接福清田园综合体和蓝色产业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在农业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加工业的发展,加强与旅游服务业的融合,加快农业休闲观光园建设,将原门球场前违建面积达1500平方米房屋拆除,打造成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身的农耕文化公园,现已成为岸兜群众乃至四邻八乡群众周末游、亲子游的好去处。



六、 定章立制保长效      为乡村持续发展,实现长久美丽,岸兜村广纳贤言,充分动员群众,探索出 “管长远、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公约、门前三包、环境卫生日巡查等制度,明确农户在村民建房、环境卫生、村庄绿化等工作中的义务和奖惩关系,制度张贴在流量较大、比较显眼的位置,村规民约成为群众的“铁规矩”,成为群众行为规范。定期开展“文明之家”等评比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的保洁和公共意识,定期组织村民开展最美家庭等活动,激发群众维护长效管理的荣辱观。选拔村里有威望、有责任心且热心美丽乡村建设、不怕做难人的党员骨干、退休干部、教师、村民代表等组成督查队伍。严格执行措施,高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工作不走形式过场,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良好效果。七、下一步工作重点    美丽乡村建设只有逗号,没有句号。2018年岸兜村将从产业注入、基础完善、文化提升等三方面来提升,以农耕、诚信当铺文化为核心文化,着力将岸兜村打造成为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乡村,使“赏现代田园风光、品诚信当铺文化,到醉美岸兜”成为共识,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当铺文化馆提升农耕文化提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速来围观,福建省级明星村-福清岸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