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这个项目,拿下2个国内第一!
福清兴化湾海上升压站9月29日,由三峡上海院独立设计完成的福清兴化湾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成功吊装,标志着国内目前集成度最高、也是福建省第一座海上升压站正式亮相中国沿海。该海上升压站主要由上部平台、下部导管架和4根嵌岩桩组成,最大轮廓尺寸约为50.0米x37.5米,作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场的“心脏”,它将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14台风力发电机组共计77.4兆瓦)和福清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45台风力发电机组共计280兆瓦)的所有电能通过集电线路汇集,再以2回220千伏海缆送至登陆点后并入电网。
海上升压站设计条件复杂—台风频繁(风速大)、覆盖层浅(桩基需嵌岩)、潮差大(靠泊风险大)、征地难(取消陆上集控中心)、设计接口多(结构对接精度要求高)。上海院设计人员凭借丰富的工程设计和建设经验,以工地现场为家,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了两个国内第一和四个行业亮点。 两个第一国内首座全功能集成化海上升压站,为国内登陆点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海上风电场建设开辟了全新的解决范例;国内第一座嵌岩桩海上升压站,为浅覆盖地区的海上升压站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四个亮点
亮点1:创新使用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考虑登陆点集控中心选址困难及集约化用地政策,创造性将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设置在海上升压站,取消登陆点集控中心,节约工程投资逾六千万,节省了登陆点土地资源。亮点2:先沉桩-再嵌岩-后放导管架的施工方案 基于场址浅覆盖层(嵌岩)的地质特点和工期进度,上海院设计人员首次提出了先沉桩-再嵌岩-后放导管架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控制沉桩和建造精度,确保了上部组块顺利对接。亮点3:远程异地监控 通过江阴产业园的三峡福建海上风电集控中心实现对海上升压站及风场的远程监控,为国内第一座远程异地监控的海上风电场。亮点4:升压站底层设置电缆廊道 考虑福建区域台风频繁特点,同时避免电缆火灾可能对海上升压站造成的安全隐患,上海院设计人员在海上升压站底层设置了电缆廊道,提高了桥架及电缆的耐候性,电缆廊道内设置被动防火和细水雾主动灭火措施,提升了平台的安全性。
福建省第一座海上升压站诞生记
第一步:施工平台与沉桩
第二步:嵌岩施工第三步:下部导管架安装第四步 灌浆施工第五步:上部组块建造与运输第六步:上部组块吊装
来源:新能源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