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7-17 20:52:11

重大节点!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本岛至小练岛段贯通!

17日上午,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北东口水道通航孔桥公路梁最后一个合龙段混凝土成功浇筑!
△最后一个连续刚构公路梁浇筑完成
至此,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平潭本岛至小练岛实现公路铁路的全部贯通!为后续架梁铺轨创造了条件。
https://v.qq.com/x/page/v0900te46ap.html据了解,由中国铁建大桥局集团承建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北东口水道段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该段工程结构最复杂、施工工序最多、立体交叉干扰最大、施工条件最恶劣,施工难度极大。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的建设集众多桥梁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于一身。据中铁建大桥局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项目总工程师樊立龙介绍,施工中,他们相继对“埋置式”平台搭建技术、海上桩基施工技术、钢吊箱快速施工技术、“双孔连做”节段拼装造桥技术以及BIM智慧管控平台研发应用等方面展开研究。采用的“埋植式钢混组合海上平台”和“双孔连做节段拼装造桥机”两项核心技术为世界首创。积极参与研制出我国首座台风区双孔连做造桥机,通过减少过孔次数,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效,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此外,项目针对大桥特殊自然条件开展施工船舶安全、抗台风、起重吊装作业、高空海上作业等多重管理,保证无安全事故发生。开展对关键工序、部位实行联合验收,首件总结制度,确保了工程质量。”樊立龙说。
福州有“福”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下层设计为时速200公里的双线I级铁路,上层设计为时速100公里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后将实现福州、长乐、平潭三地的互联互通,形成福州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福(州)平(潭)铁路示意图
征服“蓝水”
作为我国第一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以及世界在建难度最大的海峡大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自2013年底开工建设,克服了大风、水深、浪高流急、海底裸露倾斜岩面等恶劣气象、水文、地质难题。
△大风起时,惊涛拍岸,施工现场更像一大锅烧开的沸腾海水
深水裸岩:海床面高差起伏大、岩面倾斜以及无覆盖层的裸岩,最大抗压强度达到210兆帕,接近钢铁的抗压强度……
但中国铁建的建设者们,勇敢接受了这个挑战。大桥集众多桥梁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于一体,桥梁跨度每前进“一小步”,科技水平要跨越“一大步”。
技术研发 国内首创
△埋植式钢混组合平台施工技术
埋植式钢混组合平台施工技术——利用一个平潮期选择在海底较平处,打桩船快速插打3根以上钢管桩,并将管桩临时“夹桩”焊接形成一个“板凳平台”,然后焊接永久联结系,形成一个小的稳定初始平台,在此初始平台上在钢管内钻孔、下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使这根钢管桩在岩石上“生根”,进而扩展循环施工。再用打桩船下放钢护筒与平台连接,护筒范围水下筑模袋围堰,围堰内灌注水下不离散混凝土,抗台抗涌裸岩平台搭设就此完成。
该项技术让钻孔平台在世界风口海域裸岩上站稳了脚跟。
大国重器中国造

亚洲最先进的打桩船,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海上最大打桩直径达到6米,并有GPS自动定位,将打桩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
“海上挂篮群”

中国铁建大桥局施工的平潭海峡大桥,包括55个水中墩。大桥有116孔梁采用悬臂挂篮施工,依靠“挂篮”的移动让桥梁在空中“生长”,大桥高峰期共有68对挂篮同时施工,创造了我国跨海大桥悬浇施工数量之最。
发明专利 提质增效
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台风区双孔连做造桥机,采用过孔一次,完成两孔预制节段梁的拼装,工效翻倍,它的结构形式采用下承怀抱式,可以保证在8级风的条件下施工作业安全,降低了安全风险。
国内首座台风区双孔连做造桥机作业
畅游平潭 远眺台湾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将大大缩短福州至平潭的距离,以形成的半小时“经济生活圈”为依托,平潭综合实验区将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的重要通道。
文字:融媒体记者 周寒冰 通讯员 樊立龙 谷少元 林平图片:资料图视频:融媒体记者 林映树平潭时报社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7-17 23:02:22

翁阳光 发表于 2019-7-17 21:05
20年前去过平潭,跟现在的平潭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变化还是有的,比如下桥进岛那段大路!:loveliness:修的可真的好

世纪房产~芸萱 发表于 2019-7-18 11:52:10

翁阳光 发表于 2019-7-17 21:05
20年前去过平潭,跟现在的平潭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你是多少年没到平潭了?环岛路,高楼大厦多,路都是扩大的,20年平潭都是石头铺路,旧旧的房子还要坐轮渡,你确定你20年前有来过平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大节点!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本岛至小练岛段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