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这些街道即将改名!还有这些奇葩地名……
近日,广东、宁夏、山西、浙江、山东、四川等全国多地全面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福建近日也下狠招了:多地纷纷发布文件!
据相关公告显示,福州市民政局等6部门将联合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
福清人喊了十几、二十年的田墘成龙步行街要!改!名!了!因为这些都是不规范的“怪”地名!
福州市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摸排清单
序号不规范地名名称地理实体类型不规范地名类型备注
1海韵国际城小区大
2启航•滨江国际小区大
3田墘道路怪缺通名
4成龙步行街道路怪不宜
5朝阳南路道路重仓山、长乐重名
621米路道路怪
7政府路道路怪不宜
8状元街道路重连江、台江重名
9桥梁路道路怪不宜
10学校路道路怪不宜
11皇恩路道路怪不宜
12堤坝路道路怪不宜
13祠堂路道路怪不宜
14山岔路道路怪不宜
15新村路道路怪不宜
16三盛·托斯卡纳小区洋
17罗马景福城小区洋
18恒宇首府小区怪缺通名
19美和•天著小区怪缺通名
20乌龙江畔小区怪
21仓埕前、仓边埕道路怪
22康边埕道路怪
23融信大卫城小区洋
24融信白宫小区洋
25融信西班牙小区洋
26交通路道路重马尾、台江重名
27三木诺丁山首府小区洋
28东方纽约小区洋
29山姆小镇小区洋
30阳光凡尔赛宫小区洋
成龙步行街2002年,成龙集团在福清市中心黄金地段开发第一条商业步行街——成龙步行街,成为福清的标志性建筑,总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步行街长400米,宽25米,地下二层为商场和停车场,地上一至二层为商铺,三层以上为住宅区。主街与内庭街一、二层之间均有自动扶梯等贯通其间,使整条步行街成为一个四通八达的循环整体,形成“街中街”和“楼中楼”。地下二层停车场可容纳800辆汽车泊位,是福建省最大的商业区地下停车场。2005年12月全部完工,2006年3月营业。
除了这些更换的地名,福清目前还有一些较为“奇葩”的地名如:腰带村坑子村猪母湾大路村长沙村老鼠头村西安村西欧村......你还知道福清哪些“奇葩”地名,欢迎大家留言来告诉小编。说完了福清“奇葩”的地名,你知道福清其他地名的由来吗?
福清
福清简称“融”,雅称“玉融”,名取自“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来会于治所”一语中的“永福”、“清源”二词。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经济圈南翼,是全国著名侨乡,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
融城
融城因面对玉融山而得名,曾称玉融镇。传说县城有7街36巷。7街:后埔街、鱼市街、水陆街、产塘街、小桥街、大北街、宦街;36巷:上巷、河头巷、郑巷、旺巷、脚带巷、相连巷、城隍巷、阳春巷、古夏巷、东巷、高巷、凤山巷、吴厝巷、石狮巷、道人巷、后巷、十五落、楼锦霞、假山巷、官驿巷、桧亭巷、学尾巷、深巷、杜伯弄、杏园弄、湖滨霞、玉斗园、学前、学后、官塘、西塘、金井园、参府前、福塘墩、较场埔墩、五德堂。
小桥街明、清时,南门兜榕树下有条小河,名“养子河”,河上有座长不及丈、宽不盈尺的小桥,小桥街因而得名。相传过去新娘过桥,不是过利桥,而是过养子桥。民国时期,曾因纪念叶向高(叶号台山),改名台山路。
松亭巷明、清时,巷口有一亭,系桧木构成,因而得名。相传叶向高致仕回乡后,住官塘墘。皇帝对三朝元老时加存问,使臣捧诏站在桧亭前,老相国即迎至府中,由钦差宣读圣旨,故桧亭又名接旨亭。
石狮巷清时,巷内有石狮一对,故名。
假山巷豆区园内有一座假山,或说是叶相花园,或说是假山底,流传既久,假山成为巷名。
官驿巷宋、元、明代相继设立驿铺,以备传递官府文书和迎送官员之用,时融城镇有县前铺、南门铺两个铺,又在官驿巷设驿。民国以后,驿、铺均废,巷名沿袭至今。
参府前明、清时,福清设参将一员,统辖城防将士,有官廊一所,俗称“大老衙门”,实为“参将府”,府前一条巷道名参府前(即大老衙门前)。民国初年,参将府废毁。
柴坊顶后埔街通参府前一条横贯巷道的东边巷口,有一座柴坊,为明河南道监察御史夏裕所立。夏裕为官清廉,无力建石坊,只建柴坊,坊已倾多年,巷名尚留至今。
一拂路为纪念北宋融籍名人郑侠而命名。传说,郑侠为官清廉,离任返乡,行装只有文房四宝、书籍和一把尘拂,从此,郑侠被称为“一拂先生”,家乡人为纪念这位清官,把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拂路”。
河前、河后靠近古东门河之前或之后而定名。
水陆街现为西门街,明时是水域,水到西城脚下,西城内为陆,外为水,在水陆交接之处,故名。
十五落以所建房屋三列五进而得名。
吴厝巷以居住者姓氏命名。
音西镇
音西1950年成立乡时,取音捕、西林中两个自然村首字
云中村舍分布在400米以上的纱帽山、石山、马头岭上的山间小盆地中,常年云雾绕萦,故名。
水南位于龙江之南而定名。
围子底、东围底因有成片树林而得名。
橘围因长橘子林得名。
流坝尾以堤坝为名。
马山因境内有一形如马的山岭,名为马山,村以山为名。
阳下镇
阳下在玉屏山下田洋中,原名洋下,1950年以谐音改为阳下。
胜帝桥曾名圣帝桥,村以桥名。
漈头村在洛山溪顶部,村北以山与长乐市为界,山上有漈水下泻,故名。
溪头在大北溪上游,故名。
作坊在石湖岭下,北与长乐市交界。相传古代多工场,故名。
竹高厝以长毛竹得名。
古路村以路名。
下坝村以堤坝为名。
沙坝以沙质堤坝为名。
宏路镇
宏路古今为交通要道,故名,俗称横路。
大埔在龙江下游。由于龙江长年累月的冲积,形成一大片沙石埔(滩),故名。雅称“玉埔”。
棋山又名棋盘山,在大岗山上。相传明末清初石竹山东侧有一五角寨,柳姓为寨主,官府派一旗牌官领兵驻扎在大岗山上讨剿得胜,为纪念其为民除害,称此地为旗牌官,后谐音为棋盘山,简称棋山。村以山名。
四兜树以长有四棵树得名。
围底因长有成片树林得名。
十四间排以所建房屋排列命名。
五里桥以桥名为村名。
墓亭以墓为名。
海口镇
海口因近海得名。
斗垣村舍面对福清湾,村前有一港道形似漏斗,提像矮墙,称斗垣港,村以港名。
岑兜在黄螺山前坡,故名。
里美宋时位于永东里东边,称里尾,后谐音雅化为里美。又一说,清时有一知县下乡巡察民情,见其乡民风好,就题匾“里人为美”,故称里美。
牛宅古为渔岛,为牧牛地,故名。
龙江、石溪、可溪以溪河名为村名。
城里明时建有一座镇东卫城,故名。
城头镇
吉钓岛相传旧时大年三十日,附近渔民趁渔霸回家过年急忙到该岛钓鱼过年,号急钓,取吉利意名吉钓,曾名吉兆。
大厝滩在福清湾北部,因在大厝村东边,故名。
东片当礁在吉钓岛东北面,故名。
首溪以溪河名为村名。
星桥以桥为村名。
南墓以墓为村名。
南岭镇
南岭原名七社,有上、下七社之分,因均在山岭中,又称上岭、下岭,南岭取下岭的主要村庄南厝的“南”字和下岭的“岭”字定名。
龙田镇
东营原名登瀛,后为谐音和便于书写,改名东营。
闻读传说唐天宝年间,龙田书生陈灿无意功名,隐居龙田北面的小隐岩专心苦读,传出朗朗读书声,故名。另说,宋朝朱熹来到福清,经过闻读村,听到有人在诵读他注解的被朝廷禁读的《四书》,朱老夫子感动至极,挥毫写下道劲苍健的“闻读”二字而得名。
东壁岛岛处东营村正东,故名。
黄官岛岛上有一座三合土坟墓。据传明中期闽南有一黄氏官员乘船北上赴任,经此岛时遇风触礁,船破人亡,葬于岛上,故名。
沙龙溪以溪名为村名。
锦美原是福清湾与兴化湾两水沟通的港道,称港尾,后按谐音更名锦美。
江镜镇
江镜南濒兴化湾,江面(海面)水平如镜,故名。
塘边位于池塘边得名。
林厝、陈厝、张厝以居住者姓氏为村名。
港头镇
港头村舍建于港道之首,故称。
白墓原名白布,新中国成立前因贫困,贬称墓地,墓与布谐音,定名白墓。
后叶明内阁首辅叶向高故里。相传叶祖宜兴于明建文年间从金陵迁此,自命名为后叶村,寓意日后子孙枝繁叶茂。
杭下纪念祖先从浙江杭州南下来融之意。
高山镇
高山村舍坐落在万底山上,因地势高而得名。
西江在高山港北部,原有4个村庄,以方位划分成东村、南盛、北盛、西港,原名西港,因谐音改成西江。
海头古时接近海边定名。
水陆街水陆相接以为街名。
墓亭底以墓为名。
东瓜石境内存有一特大花岗石,形如大冬瓜,故而得名,后改冬为东。
薛港以居住者姓氏为村名。
三山镇
三山村在当山、多石山、王井山之中,故名。
沁前在福清湾畔。原海潮可达村前,名浔前,后谐音改为沁前。
前薛为5个薛氏村庄,村突入兴化湾,以方位命名前薛。
虾蛄弄因产虾蛄得名。
任厝、钟厝、韩厝以居住者姓氏为村名。
沙埔镇
沙埔原名华埔,因村东海湾为一片沙滩,易名沙埔。
牛头尾在牛头门水道北侧。牛头村至牛头尾为半岛,呈卧牛状,自东北向西南伸入兴化湾。村处于半岛突出部,故名。
五虎群礁由5个礁组成,因地形险恶,船易触礁,故名“五虎”。
赤礁以屿礁之名为村名,村内又以居住者姓氏分陈厝、商厝、林厝。
青屿以岛屿名为村名。
蛎坑因盛产牡蛎得名。
烟墩兜村子靠近山顶的一座烽火台(烟墩),故名。
东瀚镇
东瀚原名东限,即陆地东端极限之意,后因东临浩瀚海洋(海坛海峡),改名东瀚。
万安因周围多山,原名万山,取吉利意改为万安。
可门因能为大垢、龙前两村挡住来自北、东、南方向的大为两村的“大门”,故名可门。
白墓以墓为名。
船屿是古时停船、修船的地方,故名。
仙人掌境内有处巨石,形如仙人掌而得名。
渔溪镇
三落厝、三对排以所建房屋排列朝向的情况命名。
墓亭以墓为名。
鼎灶下境内有座山形如锅鼎和炉灶,故名。
联华、华丰取团结侨胞振兴侨乡之意命名。
上迳镇
上迳位于迳江上游得名。
南湾祖先为闽南籍,称南搬,谐音为南潘,后写为南湾。
岭脚因位于玻璃岭南麓得名。
海头因接近海边定名。
蟹屿以岛屿之名为村名。
树兰因树林繁茂得名(树兰为方言,是树林之意)。
石榴脚因生长石榴树得名。
水涨桥以桥名为村名。
坝头以堤坝为村名。
新厝镇
新厝以建有新房屋得名。
坂顶村处在小山丘平顶上,故名。
江兜因村靠近江口溪口而得名,曾名江皋。
双屿以岛屿之名为村名。
三座厝以所建房屋排列命名。
界下清康熙年间,为防海边居民与海上抗清的明军联系,定界线为界内、界外(或界上、界下),凡处界外的都要迁走,界内居民不能越出界外,故而得名。
江阴镇
江阴古时称江北为“阳”,江南为“阴”,因位于迳港南,故名江阴。相传明正德七年(1512年)武宗南游,赐名玉屿。
浔头曾名鳌峰,因濒临兴化湾,原海潮经琴江可达村沿,改名浔头。
小麦屿岛形似麦穗得名。
壁头岬角由钱塘村起,形像犁壁向南偏西楔入兴化湾,故名。
屿礁以岛礁之名为村名。
东桥以桥名为村名。
莆头纪念祖先从莆田北迁而来得名。
潘厝以居住者姓氏为村名。
东张镇
旧香山在香山北麓。相传山上有一岩石,摩擦后会发出异香,名香山,村以山名。1958年建东张水库,部分地区淹没,迁址建新村,称新香山,故香山有新旧之分。
石坑村在厝后山、宫后山、码头山西麓。山体陡峭,山上泥土被水冲走,成两条从上而下的山坑,坑中有大小不等的石头裸露其上,无流水时远观似山石滚滚而下,称石坑。村以坑名。
灵石山相传山上有一石,手摩之有异香,故名。
山腰村庄位于山岭腰部得名。
双溪以溪河名为村名。
松柏坞以生长松柏树得名。
芹菜坪因生长芹菜取名。
三星桥以桥名为村名。
半坝以只有半条堤坝之意而命名
墓林、墓洋以墓为名。
吴家底、陈家底、杨家底以居住者姓氏为村名。
镜洋镇
镜洋村四周土地平旷,犹如镜面,故名。
磨石以石头名作村名。
茶子兰因生长油茶树林得名。
竹兰下因生长毛竹得名。
一坝以整条堤坝之意命名。
石壁坝以石质堤坝之意命名。
光荣称赞原东张水库库区移民克己为公、无上光荣之意。
一都镇
一都古代划分政区,以地域分都命名。
东山村舍建在东山西麓,故名。
后溪村以溪名。
三又路意为道路交叉之处。
综合整理自:福清县志、福州市民政局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