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 发表于 2019-5-1 23:12:16

“五一”出行,都该注意些啥?

今天
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
面对难得的假期据说小伙伴们都已经“各就各位”了但就这么说走就走可不行!快把小窗为你准备的这些『五一旅游出行小提示』一起带走!!
旅游维权



1、李先生预定了全家泰国5晚6天包机旅游产品,可是临时要出差,李先生去不成了。和旅行社反复交涉后,得到答复,因为购买的是特价包机产品,旅行社已经提前支付机票以及当地酒店的全部费用,所以不能退钱。李先生很生气,这也太霸道了吧?没去了,这钱还不能退?无独有偶,王阿姨原本定了下周去欧洲的行程,可是家里老人突然生病,没法去了,当她要求旅行社退还预定费用时,被告知这次产品的总费用是9500元,但要扣除总费用的20%,原因是机票早已付了定金没有办法退还。王女士很纳闷,我还没上飞机呢,为啥就不能退这机票钱呢?问:那么问题来了,李先生和王阿姨的钱能退吗?
答:游客临时取消出行引发的纠纷在受理的投诉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首先要知道的是,定金和订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王阿姨交的是定金,根据《合同法》、《担保法》有关规定,违约的话定金不超过团费20%的部分是不能退的;同样的,如果是旅行社违约,也应对不超过团费20%的部分退一赔一。但如果只是订金,则没有这种强制性。其次,由于旅游开始前,旅行社一般要提前预定交通、食宿等产品,即便游客尚未出行,往往也是有实际费用产生的。根据《旅游合同》(示范文本),游客提出解除合同的,旅行社可以结合具体时间按照一定比例扣除的必要的费用;如果该比例低于实际发生的费用,游客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支付,但最高额不应当超过旅游费用总额。当然,如果是旅行社违约,在出发前30日以内提出解除合同的,除退还已收取的全部旅游费用外,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因此,不管双方谁违约,都有可能承担一定损失。建议游客出行时一方面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支付定金或订金;另一方面如果要取消出行,应该尽早通知旅行社以减少损失;如果发现旅行社扣除费用高于合同约定比例,游客可以要求旅行社对实际费用提供证据。
2、问:游客在和旅行社签订合同经常会出现一些纠纷,那么游客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答:旅游合同文本分为自制旅游合同文本和推荐旅游合同文本。虽然推荐文本不具有强制性,但是我们还是建议签合同时使用推荐文本,因为推荐文本既全面涵盖旅游合同诸要素,又能平衡旅行社与游客之间的权利义务。其次,游客在同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时,一定要用尽可能详细的文字将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加以说明,在合同的附件中,要列明行程、景点、时间及包含项目等。签合同之前,最好先了解自己所要去的旅游线路以及该地区各种有关消费的价格常识。签的时候要先看合同内容是否齐全,应包括旅游行程、旅游价格和违约责任等基本内容。最后,签合同时要注意要注意以下细节:一是游览景点一项,应包括您在旅行社所做广告中所见的所有旅游点,并明确开始与结束参观时间。二是购物一项,应明确购物次数、购物点名称及在每个购物点所逗留的时间。三是旅游价格一项,应尽可能地细化,明确到各项交通费、各住宿点的食宿费用、游览参观点门票费、导游费、保险费、签证费等费用。签完合同后,一定要看清合同是否加盖了旅行社公章,经办人是否签了真实姓名。
3、问:游客在旅游购物时应该注意哪些呢?
答:1、旅游购物要理智,慎重购买贵重及大体积物品。旅游地所售商品通常高于市场售价,尤其是境外旅游消费,售后服务难以保证,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时维权手续复杂、维权成本过高。应谨慎购买金银、珠宝玉石饰品及乳胶床垫类高价值或大体积物品。在非产品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如游客坚持要退货,则境外商家往往要求消费者需要承担一定的退货手续费(通常为货款金额的10%-20%)。2、应选择证照齐全的销售场所,并记住索要发票,以便上当受骗后索赔。尤其是贵重物品,要保存好购物凭证和必须提供的证书、手册。如果办理退税时需上交购买票据,建议提前拍照备份。
4、问:向旅游投诉处理机构提出投诉的时效期限为多长时间?可以委托代理人进行投诉吗?
答:向旅游投诉处理机构提出投诉的时效期限为旅游合同结束之日起90天内。超过时效的投诉请求可以不予受理。旅游者可以委托代理人进行投诉,投诉时应当向旅游投诉处理机构提交授权委托书,并载明委托权限。
小窗知道,五一小长假有不少小伙伴选择去香港逛吃逛吃~今年也是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后迎来的首个“五一”假期因此,以下这些内容大家也要注意啦!⚠️
香港海关提醒:凡满18岁的旅客只可免税携带1升、酒精浓度以量计多于30%的烈酒;年满十六周岁的旅客每人只可携带不超过1.8公斤,约两罐的配方奶粉。除烟酒以外,携带食物、药物、动植物等物品进出香港时也有限制。香港海关还公布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针对游客的不良商业行为。例如,商家混淆货品的计价单位;将包装和名称相似的药品充当知名品牌出售;将冒牌药品当作正货出售;以含糊方式标价,意图多收款项等。海关提醒游客购物时要仔细询问,索要正式收据,一旦发现有类似行为,可及时举报或报警。
祝出门旅游的小伙伴们都能玩的愉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一”出行,都该注意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