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的海 发表于 2019-3-31 07:00:03

“低声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从小,我就习惯了爸爸的高嗓门。他无论和谁说话,都是大眼睛一瞪,声如铜铃。到后来我长大,嫁人,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公公婆婆之间的说话方式很有意思。我才明白,正常的说话方式就应该是这样的。逼迫孩子看我们的脸色行事,让他们根据我们音量的高低,来判断事情的严重性。”孩子被你吓住了,满脑子的恐惧感,根本没心思去思考为什么错了,只盼着你赶快结束训斥;但是,当你压低声音、语调平静、严肃地跟孩子谈话时,你会在孩子眼里变得“不怒自威”,孩子对你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和抵触,这时候你再跟孩子讲道理、辩对错,效果就会好很多。我们要教育孩子如何说话,就更需要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急事,慢慢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何为低声教育?很多家长常常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无策,不管你是嚷嚷不休地说服教育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式教育,孩子全然不理你。这时候就要考虑改用低声教育的方式了。

心理学家对表达哪些事情该用怎样的声调进行了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声责骂孩子,孩子反抗的声音也高,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气,孩子也不服气。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大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静,开口大声责骂的父母,肯定对孩子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
[*]运用正确的语气和措词

比如“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话初听会觉得很生硬,但过一会儿,孩子很自然就会明白你的意思了。
[*]把你的期望解释给他们听

就事论事,不要随意发泄对孩子的情绪,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每一个爸妈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是打骂教育绝对不是最好的办法,一时起到的作用也不会长久。一个常读书、勤运动的妈妈,内心更阳光开朗,也就更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跟孩子良好沟通。来源:小辉老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低声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