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龙江两岸综合整治工作综述(图文)
水是生命、力量、舒适、愉悦之源,水有灵气则城有活力。潺潺流淌的母亲河龙江似一条碧带环绕,给美丽的融城注入了蓬勃生机(如图)。
“好多年没见到白鹭了,今又见龙江白鹭成群,这说明龙江环境变好了。”时刻关注着龙江点滴变化的龙江街道观音埔村民陈齐陵感慨道。老陈的感慨并非没有根据,目前,龙江中上游和中心城区基本实现无畜禽养殖污染,水功能区达标率达75%,入海河口断面水质达标率超80%,饮用水质达标率达83.1%,超额完成省、福州市提出的整治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和巩固龙江“三治”成果,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2009年12月,我市新一轮保护母亲河大型公益性工程——龙江两岸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此次综合整治旨在加强龙江两岸特别是天宝陂文化长廊和瑞云塔公园的建设,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把龙江两岸建设成为有一定品质、品位的精品工程。整治重点是把龙江水景观带建设从中段向上、下游拓展,西向宏路方向和石竹山方向延伸,东向瑞云塔和海口方向延伸,总涉及面积1030亩,拟把龙江两岸建设成为以绿化、健身、休闲、观光为主,集娱乐、文化、体育、商业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自然山水景观的综合性、开放性的城市滨江公园。该整治工程由天宝陂至太城溪口段水利改造及景观建设、龙江生态文化园、南滨江休闲道(含夜景)、天宝文化园等组成。
目前,天宝陂至太城溪口段水利改造及景观建设已完成2.5公里的河道清淤拓宽,对天宝陂拦河坝进行除险加固,完成了南岸380亩森林公园绿化工作,建设两岸步道、亲水台、景观花池,与竹岛、相思岛、桃花岛等三座天然小岛相呼应。该段将通过河道清淤拓宽、衬砌多样化驳岸、新建拦河坝、布局江心岛等方式进行水利改造,在防洪和涵养水体的同时,实现龙江两岸生态治理与人文、水文、自然景观建设有机结合。来源:福清侨乡报 作者:滕端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