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饼表妹 发表于 2018-10-16 12:03:15

厦门第二条海底隧道连接湖里和海沧(图文)

  长度:全长9.03公里 隧道长6.26公里
  深度:深入海床下30—60米
  路宽:双向六车道
  车速:80公里/小时
  投资:59亿元
  通车时间:2015年10月
http://fqlook.cn/d/file/2011-04-09/b5930db38e2d0b8b1d9f9dbf90821e8e.jpg
  示意图
  台海网4月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继翔安海底隧道后,厦门第二条海底隧道——— 第二西通道计划2011年10月开工,2015年10月建成通车。昨天,第二西通道进行第二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全长9.03公里 隧道长6.26公里
  根据“厦门第二西通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显示,该通道将以海底隧道的形式,穿越厦门西海域连接厦门湖里区和海沧区,路线全长9.03公里,其中隧道长6.26公里,连接线长2.77公里。
  工程道路等级为双向六车道的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项目总投资为59.09亿元,本项目计划2011年10月开工,2015年10月建成通车,施工期4年。
  深入海床下30—60米钻爆
  工程拟采用钻爆法的暗挖隧道施工工艺,将于海床下30—60米深处实施钻爆,施工期存在涌水、渗水等因素。专家建议,在两侧隧道口临时征用低洼地或水塘,作为沉淀处理池,将隧道开挖抽排水经充分的沉淀处理后,依地势就近排入附近海域。而隧道陆域段CD法开挖时采用井点降水,这部分地下渗水抽取后悬浮泥沙量很小,一般可直接排海。
  最终方案 对环境影响最小
  评价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说,第二西通道工程选线全面考虑了项目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考虑了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最终选线方案是对环境和生态影响最小的、可接受的方案,所涉及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减缓,项目选线是合理的。
  专家说,这次环评公示,目的在于征求有关本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方面的事项,欢迎社会各界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
  推荐路线(B线方案):起于海沧吴冠采石场,与海沧疏港快速路相接,上跨马青路,以海底隧道穿越厦门西海域,在象屿码头14号泊位处至本岛,过疏港路后沿兴湖路前行,过华荣路,穿石鼓山立交接火炬北路,以高架桥跨越鹰厦铁路及成功大道后接入厦门东二通道。
来源:台海网 作者:詹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厦门第二条海底隧道连接湖里和海沧(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