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建材业内人士曝内幕 支招如何买家装
业内资深人士(左)介绍如何警惕木地板销售中的猫腻
本报记者 金宁津 陈钦祥 黄静娜 韩慧英 文/图
昨日,本报报道《十大投诉热点 建材家居类占二》在读者中引起极大反响,三位在福清从事家装建材类生意10余年的业内人士找到记者,力揭建材家居市场种种内幕。
上述三位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业内人士,讲述了建材产品以次充好的种种内幕,并逐一戳穿种种陷阱。这三位人士表示,市场都被小部分不讲信誉的人破坏了,揭露这些内幕,一是减少消费者上当受骗,二也为整个行业的规范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现象1 橱柜、衣柜“傍品牌”
明明是同一品牌的橱柜、衣柜,价格为什么相差好几倍?对此,业内人士说,价格相差主要原因是冒牌产品低价进入市场,品牌产品受到严重冲击,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位业内人士说,事实上,一些非法经营者并没有到厂家进货,他们往往委托本地一些小作坊式“厂家”生产“傍品牌”产品,这些“厂家”根本没有生产资质,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通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方式生产劣质橱柜、衣柜,导致大量有害材料混迹其中,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据介绍,这些冒牌产品用肉眼难以辨别,有的甚至连外包装箱都一样。以橱柜为例,有些台面是品牌产品,但柜身往往是冒牌产品。
支招:购买产品时,首先应该查看商家是否拥有厂家代理证明;其次要仔细观察制作工艺是否粗糙。定制产品还可以与厂家联系,了解发货情况等等。来源:东南快报 作者:金宁津 陈钦祥 黄静娜 韩慧英 文/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