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可能成福清楼市的一个“分水岭”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深圳等国内一些城市的楼盘陆续出现降价潮,并波及到许多二、三线城市,福清也不例外,即便当下许多地产商推出各类诱人的楼盘促销活动,但过去常见的挤爆销售部抢购房子的情景已不再上演,市民购房热情正悄然褪去。2014年,或成福清楼市的一个“分水岭”。楼市销售日渐乏力
这几天,市民杨先生经常接到“龙江一号”楼盘销售人员的促销电话。
杨先生说,年前,他准备给家人换一间面积大一点的房子,曾在“龙江一号”楼盘的促销活动中留下了电话号码。让他没想到的是,从那时起,他就隔三岔五接到销售人员的电话。“每次接到电话,销售人员总是让我尽早买房。”杨先生说。
与杨先生一样,这段时间,不少市民都有接到过楼盘推销电话或收到微信、短信推销的经历。
市民陈先生说:“推销电话内容无非介绍楼盘的地理优势,价格如何优惠,要不就向我说明买了他们的房子或店面,就相当于投资赚钱。”为避免类似骚扰,不少市民选择挂断电话或直接删除短信和微信。
市民的漠然态度,折射出福清楼市的销售乏力。今年,福清尚有数千套住房待售,为尽快回笼资金,不少楼盘开发商纷纷打出“购房送电器”、“购房送两年物业管理费”的促销活动,有些开发商则直接提高打折幅度,从原来9.8折到调成现在的9.5折,还有些楼盘为了提升人气,不惜花重金举办各种活动吸引市民,但即便如此,房市行情依然处于低谷。
在西区一家楼盘销售部,记者看到,整个上午,大厅里门可罗雀。销售人员林小姐说,过去,她接待看房者,每天都忙得团团转,现在一天还接待不到10个人,无论是看房的,还是买房的,都比以前少多了。
而另外一个楼盘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3月份,他所在的地产公司仅售出2套房,房子的均价也从年前的每平方米9000元降至目前的8200元。
这样不景气的现象在福清其他楼盘也在同样上演着。
据市住建局房管所有关数据显示,西区某楼盘,在年初推出300多套住房,该楼盘虽然位处新区,有着便捷的交通优势,但至今销量也不到一半。位于阳下街道的某楼盘共推出500多套住房,但一年多时间,才卖出290多套,尤其今年1—3月份,总共才卖出80套。宏路街道某楼盘,自2012年底开盘至今,722套住房才卖400多套,其中今年1—3月,销量只达到10多套。
据市住建局房管所所长何明介绍,去年,福清楼市新房总销售面积达120万平方米,约8000多套,但从去年11月份起,楼市销量就开始出现疲软,销量从此前的每月平均650套左右,降至400套左右。到了今年,楼市销量继续萎缩,1—3月份,月平均销量已经降至200套左右。
购房者观望情绪浓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急着买房”已成为当下许多市民的共识。
2013年年初,市民周女士就想在西区买一套房子。周女士说,当时,西区房子的均价从9000元一下子涨至万元以上,她担心房价还会涨,就多次向地产商询问,准备预订套房,但售楼小姐总告诉她说,房子都卖完了。现在,房价开始下跌,但周女士想,也许再等等,还能买到更便宜的房子。“买涨不买跌”似乎成了市民购房时的普遍心态。
记者调查了100位市民的购房的意愿,结果八成以上的市民表示“再等等看”。只有少数急需购房的市民表示“只要房价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就会出手买房”。
“房价一定会往下走的。”市民孙先生认为,现在,一些大城市的房价几天时间就骤降数千元,福清虽是个县级市,但目前的房价已达到了二三线城市的水平。“福清的房价不可能长期维持在高位。”孙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近十年来,福清楼市曾两度出现火爆销售局面。一次是在2006—2007年间,很多楼盘一推出,就被市民抢购一空,甚至出现连夜排队订购的场面。楼盘好卖,让许多买不起房和买不到房的人都“望楼兴叹”。
2008年,国家接连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制约高房价,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福清楼市也进入短暂的低迷态势。2009年,在4万亿投资的拉动下,福清楼市迅速回暖,再次火爆,新建商品房的每平方米均价达到了9800元。但了今年,国内很多地方的楼盘开始滞销,房价也跟着下跌,福清也不例外。据市住建局房管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福清城区的房子均价大约在9200元左右,量价齐跌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许多市民的购房冲动,大家都选择观望,甚至个别楼盘开始出现“退房”现象。
而在业内人士欧先生看来,目前,福清城区的商品房总量套数已超过4万套,市民的刚性需求基本饱和,加上现在还有不少存量房,在当前国家抑制炒房的背景下,市民产生观望情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说此前福清的楼市是卖方市场,如今可以算是进入买方市场。”欧先生说。
来源:福清侨乡报 作者:陈贤清原标题:2014年,或成福清楼市的一个“分水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