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丸女士 发表于 2018-10-16 09:14:00

实地探访福清石竹街道太城农场第二作业区

  干净的进村水泥路,将村落划分成两半,道路左边是一排排规划整齐的别墅,往道路右边一望,视野豁然开朗,一片平坦的田野铺展开来,一条条水泥机耕路纵横其中,远处山峦叠嶂,近处炊烟袅袅,太阳西下,农夫正挑着担子往家赶……这是记者近日在石竹街道太城农场第二作业区(霞满村)看到的情景。
  太城农场二区(霞满村)是一个库区移民村,北靠太城山,东临太城溪,全村总人口712人,土地面积1430亩,安置的是1958年迁移出来的东张水库移民。近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下,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球场、健身场所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天气好的夜晚,球场、公园里,有很多人打球、跳舞、聊天,很热闹。”太城农场第二作业区(霞满村)区长陈碧光说。
  这一句“热闹”,“晒”出的是移民们的幸福生活。陈碧光自豪地说,原先,该村的基础设施很落后,近几年,省、福州市移民开发局和我市库区办大力实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让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是从治水开始的。”陈碧光说,以前镜洋工业区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太城溪,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农民下田要穿雨鞋,种的蔬菜、粮食自己都不敢吃,为此村里投入28万元资金,铺设了500米的排污管,对太城溪进行全面整治。同时,还投入24万元,建设全村饮用水项目,让家家户户喝上了放心水。
  “这一项做好后,一发不可收拾。群众很支持村里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陈碧光说,近年来,该村还投入54万元资金,实施“三线”下地工程,将电话线、广播电视、低压电线全部埋入地下,消灭“蜘蛛网”;投入29万元实施村路硬化美化工程,将原本的机耕路铺设水泥,并配上了石护栏;投入460万元实施外立面改造工程,对村里64幢民房和一座600平方米的公共礼堂墙面进行改造,使陈旧的民房换上了新妆。
  此外,还对村内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除垃圾600多吨、拆除禽畜栏30多处,并铺设了生活污水管道,全村群众的生活污水全部得以规范外排,同时加大对村内公厕、路灯亮化及文化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综合整治,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现在我们村的环境好多了,变化是一天一个样。”村民陈大爷说。
  
来源:福清侨乡报 作者:福清侨乡报原标题:探访石竹街道太城农场第二作业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实地探访福清石竹街道太城农场第二作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