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形成城中花园、园中城市的现代化都市
福清城区一角,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福州新闻网1月2日讯 “周末和孩子到田野里采摘水果,听听山泉,呼吸新鲜空气,我们很喜欢这种休闲度假方式。”昨日,30多名“城市农夫”慕名来到福清市东张镇道桥村的农家果园,很快,他们就陶醉在道桥的美丽风光中。
谁曾想到,道桥村多年前还是个严重水土流失区,并被列入中央预算内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借助国家生态市建设契机,道桥村经过3年多的综合治理,变成了山清水秀的生态村。
如今在福清,像道桥村这样的美丽生态乡村比比皆是。上个月,福清市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正式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
治龙江 建公园 城市更宜居
福清龙江,全长62公里,福清人的母亲河。然而,它曾经是全省12条最脏的内河之一。
福清以生态创建为载体,从2006年3月开始,投资3.5亿元对龙江实施“大整容”,28家重污染企业关闭或限期整顿,近1600家禽畜养殖场被拆除。如今,龙江流域水质达标率为91.7%,比治理前的水质提升了63.9%。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良好效果。
福清还借助“一江、三溪、四山”的自然优势,累计投入2.5亿元先后建成玉融山公园、虎溪公园、龙江融侨园、龙江公园、龙江生态文化园、南江滨休闲带等城市公园和绿地,并对一批已建公园进行扩绿改造,满足了市民休闲、娱乐、健身需求,打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调产业 治水土 发展更协调
福清是全国经济实力百强县,爱“金山银山”的福清人,也爱“绿水青山”。
近年来,福清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福清《生态市建设规划》,以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切入点,把环境保护与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紧密协调起来,努力建设生态美、百姓富的活力港城。
在国家生态市建设中,福清淘汰关闭了108家机砖厂、小造纸厂、小玻璃厂等落后产能和落后生产工艺企业,引导企业开展节能技改,督促40多家化工、印染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全市单位GDP能耗大幅降低。该市还积极发展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产业。福清核电站1号机组顺利完成试运行,并于日前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嘉儒、泽岐、高山、牛头尾、鲤鱼山等风电场已并网发电。
同时,福清通过大力推进退耕造林,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保护了灵石山、石竹山、大化山、五马山、大姆山等众多山脉的良好生态环境。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97公顷,受保护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植被恢复率均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7%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720公顷。
垃圾发电 污水全处理 生态更美丽
“自从市里建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城市变得更干净了。”在福清街心公园,经常会听到老人们议论这些话题。
福清垃圾焚烧发电厂自3年前投产以来,生活垃圾处理能力逐年上升,如今平均每天可处理900吨的生活垃圾。镇街垃圾回收能力也大大增强,已建成镇街垃圾中转站13座,形成“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模式,彻底解决城市垃圾困扰问题。实现全市街道、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9.5%和9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
福清还建成了融元污水处理厂、江阴区和元洪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及环东张水库截污工程,启动龙田、高山、渔溪等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并在12个镇建成氧化塘等污水处理设施,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市的生活污水处理体系,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目前,福清市区空气污染指数达到优良天数为100%,新增加的PM2.5监测值显示福清的空气质量均达到优良等级。
这些举措不断提升福清的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形成了城中花园、园中城市的现代化都市,一座生态美、百姓富的活力港城呼之欲出。
(福州日报记者 黄凌 通讯员 毛晨熙 文/摄)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黄凌 通讯员 毛晨熙 文/摄原标题:福清打造活力港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