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肉姐姐 发表于 2018-10-16 07:08:30

风云变幻!这一波,福清人投资什么?(一)



  前不久,一位从台湾回乡省亲的客人问我:我在台湾媒体上看到的美国福清帮真的是指福清人吗?我含糊其辞,其实我的内心矛盾和大多数福清人一样,你说这个问题我是“该骄傲呢还是该骄傲”?但有一点确切无疑,关于福清人的传说无远弗届,“有阳光的地方就有福清人”不完全是溢美之词。 的确,改革开放至今,福清人凭借着自己的勤劳、胆略和智慧,创造了县域经济的奇迹。
  究竟在这三十多年之间,福清人是如何创造经济奇迹?这奇迹背后的代价是什么呢?哪些地方是值得反思的呢?


一、出国潮创造了大量的“侨汇”
  分布世界各地的海外福清人大致有80万之众,每年为福清创造了大量的侨汇,据估计每年大约有200亿的资金从海外寄回福清,民间侨汇像血液一般供给地方经济的发展,至今为止,侨汇仍然是福清民间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所有的福清人都明白,这是一部属于福清人的辛酸血泪史。多少人背井离乡,抛妻别子,付出了青春年华、尊严甚至是生命。从最早的假结婚、换人头、偷渡,到现在拓荒阿根廷、非洲,前仆后继绵延不绝。
  2000年6月,导致58名中国非法移民窒息死亡的英国多弗尔惨案震惊世界,其中绝大部分遇难者是福清人,福清人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在现在的南部非洲,福清人仍然在黑人的枪口下寻求财富的梦想。


二、“跟风式”投资热潮,你方唱罢我登场。
  必须看到,从八十年代到现在,福清民间的投资都处在比较低层次的水平,技术含量低,易于复制,恶性竞争,枯竭式挖掘,直至玩完。
  最早一批从福清走向全国的人其实就是现在的农民工,多在建筑工地干粗活,慢慢地,头脑灵活点的召集一批同乡组成工程队,承包一些终端的活,这就是最早的包工头,带的人多了,就是大工头。小时候听到“做工头”,觉得很牛,现在明白了其实就是厉害点的民工,就像现在家里装修,要把建筑垃圾清走,负责和房东讨价还价的那个人。当然,这些人后来有一些混出来了,收购国有建筑公司,承接各类市政工程,造就了一批建筑业的老板,后来貌似很高端的房地产行业,就有这些人的身影。
  除了包工(好听点叫建筑工程业),福清人共同造就了几个影响深远的行业。按时间和地域来分,大致可以描绘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开砖厂、养殖业(养鳗最典型)、加油站、水产业、房地产、煤矿等,这些行业无不经历了从辉煌到惨淡甚至是灭顶的过程。九十年代初,以港头、龙田人为主体的福清人在广东办砖厂,几年的景气之后,几乎在一夜之间让投资者血本无归,民间资金元气大伤。同样,养虾养蟹养田鸡养王八,催生了福清第一个亿元村——江镜前张村,最后整个行业萧条凋敝。以东阁村为典型的龙田、海口一带,养鳗业经历过山车般的凶险一定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心有余悸吧。其他如加油站,水产等行业,无不经历了从开始时的繁荣到“跟风式”的盲目投资,缺乏市场判断看天吃饭,最后惨败。
  其实,一直让人讳莫如深的房地产的技术含量也很低!说破天就是盖房子卖,能有多高端,比起乔布斯的iPhone如何?地产从根本上是开发商联合地方政府洗劫普通百姓的血汗钱。赶上好年景,再烂的房子愁卖吗?年景不好,再高端的概念搬演,任你“皇家、贵族”之类的吹嘘房子也卖不好啊!
  煤矿就更不用说了,全福清人民都是煤老板,这个行业会高端到哪里去?谁听说房地产行业,煤矿行业有什么发明,申请了什么专利,什么知识产权需要保护?
  当然,必须承认,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到高级,在这一波又一波的低水平投资浪潮之后,的确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哪怕是最近的煤矿黑金洗劫,有一个观点认为:资本除了在煤矿市场上蒸发了一小部分,另一部资金其实是从多数人口袋里转移到了少数人的手中。一部分人从上面放下抽水机,把福清民间资金抽干。和财富伴生的,必然是多数人的血泪教训。事实是,全福清银行的存款并没有减少。

三、财富神话催生疯狂集资,崩盘,等待下一个神话。
  资本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每一个行业是肌体,必须持续地供血,每一个福清的家庭是造血的细胞。上述的所有行业,实体也好,金融也罢,无不需要福清人民像当年全国人民用手推车支持革命一样,不断地资本集中。卖花生、挖海蛎、开摩的、倒服装、兑日币、老师、医生、公务员一个都不能少,兜里有钱的统统拿出来。
  资本的集中,的确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很多项目需要集合社会的力量才能成就。一个行业的繁荣,无论是建设广东的砖厂,摆上日本人餐桌的烤鳗,为全国人民加油的油站,还是水产、房地产、煤矿,都体现了普通福清人民的贡献。
  生活艰辛,赚钱太难,一夜暴富,鸡犬升天。财富神话像阴霾一般笼罩福清大地,就像乱世中的人渴望宗教一般。道理很简单,当所有的人都愿意相信一本可以万利,利润可以无限地升值的时候,离崩盘也就不远了。谁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是那个运气最差的人,渴望并相信还有比自己更傻的人来接收已经被严重高估的价值,鼓声还没停下了,花总还是要传出去的。三百多年前那朵疯狂的郁金香,从荷兰来到了福清。充沛的民间资金为福清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流,直到最后变异成疯狂集资,崩盘,等待着下一个财富神话。(未完待续)

来源:家住福清 作者:夫子很忙原标题:这一波,福清人投资什么?(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风云变幻!这一波,福清人投资什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