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清各个镇街地名的来由你都知道吗?
福清系东南丘陵中闽浙丘陵的组成部分,平均高度海拔100米左右。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海拔较高,分布着低山、丘陵,以县境上的山岭较为高峻。一般主峰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都在400米左右。从北面经西北逶迤到西面,成一个凹向东南的大弧形排列,包围了中部龙江、渔溪流域一带的小平原及沿海低地,这些山岭向县城方向逐渐降低,有的止于河畔,有的消失在10米左右的江滨小平原上。东南部的龙高半岛,地势徐缓,以低丘和沿海平原为主,东南端丘陵密结,一般高度在100米左右,最高也只有400米左右,低丘周围的沿海平原,高度仅10米左右。这样的地形,影响福清气候的变化和河流的流向,也影响土壤的分布。
福清地名由来
融城
融城原称玉融城,因城南有座石质莹洁的玉融山而得名。融城原称玉融城,因城南有座石质莹洁的玉融山而得名。融城原称玉融城因城南有座石质莹洁的玉融山而得名。
海口
海口镇始建于北宋,时称感德乡。民国32年(1943年),根据其地理位置处于福清湾顶部,龙江北岸,龙江由此流入东海,取名海口。
城头
隋朝末年曾在此筑城防盗,村舍建于城门弯处,故名。
东张
据传,宋代该村多住董姓商人,称董商,取谐音为东张。后置长东乡,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制东张镇,是福清市五大历史古镇之一。
镜洋
该镇四面环山,中间盆地,田野平旷,犹如镜面,故名。
一都
该镇宋属永福(今永泰)县,因邑人黄定中状元,其出生地被封为一都,故名。古代划分政区,以地域分都命名。
南岭
原名七社,有上、下七社之分,因均在山岭中,又称上岭、下岭,南岭取下岭的主要村庄南厝和下岭中的各一个字而定名。
龙田
南宋时蒙古族铁骑南下,江浙一带平民为逃避战祸迁居龙田,为朝廷牧马放牛,逐渐形成集镇,古称“牛田”。 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2年)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率兵在此打了大胜仗,因镇下街有登龙门、龙舟塘,故改名“龙田”。
江镜
镇政府驻江镜村。境南面海,因江海水面一平如镜,故名。
港头
该镇因原驻地港头村东而有一条名为锦江的港道由西南向东北伸入海坛海峡,该村沿港湾建屋成“U”形,置于港道之首,故称港头。
三山
镇政府驻地三山村。据《福清县志》(乾隆版)载:“三山,在化北里,有山如品字”。王井山崛起东南,当山坐落西北,多石山耸立西南,因村置其中而得名。
高山
坐落在万底山上,因地势高而得名。
沙埔
原名华埔,后因村东海湾有一片沙滩而易名。
东瀚
原名东限,俗称瀚江,为一长条形陆带,由北向南,伸入海域。明初,以东临浩瀚海洋改为今名。
渔溪
原名乌屿,五代闽王牙将虞雄驻此,颇有惠政,后人为立祠纪念。又因镇北有溪流,而改该地为“虞溪”。“虞”与“渔”音同,逐步演化为今名。
江阴
唐时称江北为“阳”,江南为“阴”,因位于迳港南,故名江阴。相传明正德七年(1512年)武宗南游,赐名玉屿。
新厝
古称光贤。以建有新房屋得名。
上迳
宋时称前庄,明末改上镜,谐音为上迳。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原标题:这些福清地名的来由你知道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