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2016年福清市政府的钱打算这样花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财政体制机制,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和民生持续改善,为加快福清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一)2016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以及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遵循收入预算实事求是、积极稳妥,支出预算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2016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
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87.77亿元,比上年增加6.51亿元,增长8%。其中: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12亿元,比上年增加4.17亿元,增长8%。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预计上级财政净补助6.62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55亿元,全市总财力预计63.29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8.38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29亿元。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1.83亿元,比上年增加2.73亿元,增长7%。市本级财力59.73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8.23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73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农林水支出3.69亿元,增长15.3%。教育支出18.05亿元,增长3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4亿元,增长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21亿元,增长54.2%。科学技术支出1.1亿元,增长4.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72亿元,增长14.3%。住房保障支出1.12亿元,同口径增长31.3%。交通运输支出0.87亿元,增长33.8%。节能环保支出0.3亿元,增长111.4%(主要是安排“黄标车”提前淘汰报废经济补偿)。公共安全支出4.3亿元,增长18.6%。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6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50.1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50.15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16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0万元,比上年增加10万元,增长20%。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支出50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6.07亿元,比上年增加7.57亿元,增长89.1%(扣除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从2016年起纳入预算,同口径增长10%),其中,本级财政补贴收入5.42亿元,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76亿元,个人缴费收入6.7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2.7亿元,比上年增加5.79亿元,增长83.7%(同口径增长11%)。本年收支结余3.37亿元。
(二)2016年财政政策重点
1.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扩大有效投资。统筹安排基本建设支出21.38亿元,支持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园区、产业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做大做强政府融资平台,通过争取政府债券资金、申报发行城投公司债券、设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形式,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安排3.89亿元,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企业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稳定外贸出口、扶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海洋等新兴产业。三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通过整合涉企专项资金,探索设立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并积极对接省级、福州新区相关产业投资基金,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试点范围,增强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四是支持创业创新。安排专项资金 1.35亿元,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产能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设立研发中心、实施技术改造、创建知名品牌、参与标准制定。研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创业创新平台建设。
2.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一是支持江阴“小城市”和小城镇试点改革发展。2015—2019年对江阴工业区和江阴镇地方级收入实行全留,土地出让金收益以及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处理费全额返还,支持江阴省级“小城市”试点基础配套、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加大支农、教育、医疗卫生等专项资金投入,支持试点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支持龙田、高山、渔溪3个小城镇试点综合改革。探索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二是完善镇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安排税改专项转移支付、缓解镇级财政困难补助、基本财力保障转移支付0.7亿元,逐步提高镇域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三是促进“三农”发展。继续重点支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持续加大对特色现代农业、水产业、现代渔业、水利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的财政投入,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水平。四是加快推进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工作。多渠道筹集扶贫开发资金,重点支持产业扶贫、保障扶贫、搬迁扶贫,进一步加大对一都、东张、南岭等欠发达镇村和老少边岛区域发展的支持力度。五是实施交通便民工程。重点支持购置新能源公交车30部,建设充电桩200座,加快公交车充电、加气等配套设施建设。
3.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按照“补短板、惠民生、兜底线”的原则,继续完善民生投入保障机制,共安排46.81亿元,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落实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免学费政策,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校安工程建设,计划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0所、幼儿园6所,新增2600个学位。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学前教育发展。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等政策,支持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差别化的财政投入政策,建立常态化的办医经费补助机制,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药品和耗材零差率补偿机制,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3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筹资标准提高到45元,城乡医疗救助政府筹资标准提高到400元。三是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财税措施,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巩固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财政补差水平,完善对被征地、收海农民的多元化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城乡殡葬基本服务免费政策。四是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支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扶持公益性演出,继续推进社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五是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安置区和保障房建设。
4.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一是健全生态环境财力支持机制。实施生态保护补助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一都、南岭、东张等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财力转移支付力度,增强生态区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二是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共安排4.94亿元,深化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支持造林绿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水土流失治理等,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大力支持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支持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支持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重大节能项目、减排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改造,实现清洁生产。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环境监测、污染防控和环境治理体系。
(三)2016年财税改革工作重点
1.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一是编制全口径预算。将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建立将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应统筹使用的资金列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机制。二是完善地方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市、镇街两级地方预算管理体系,规范镇街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预算监督。三是健全预算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完善公用经费综合定额、机关运行经费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完善人员编制、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四是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2.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
在已公开政府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部门预决算和部门“三公”经费公开工作。逐步公开专项转移支付、民生支出、政府采购目录信息、预算绩效等信息,细化公开内容。
3.继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分类管理,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分类纳入全口径预算。完善政府债务运行监控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落实偿债资金,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按照中央和省里的统一部署,做好税制和财政体制改革前期准备工作。密切跟踪中央关于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以及税制等改革动向,对重点产业、重点税源进行结构性分析,对中央税制改革涉及的税种,做实做细税基。
(四)扎实抓好2016年预算执行
1.依法理财,优化财政服务方式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收入征管、资金分配、国库管理、政府采购、财政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努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管理制度体系。二是规范理财行为。严格执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依法行使行政决策权和财政管理权。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机制。三是进一步简政放权。持续精简优化财政资金审批审核,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提高高效便民服务水平。
2.强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一是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继续保持“零增长”。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卡制度,控制行政运行成本。二是健全绩效管理机制。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促进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有机结合。三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建立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减少资金沉淀,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3.加强监督,严肃财经纪律
一是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虚心听取政协意见建议,认真落实审计整改意见,不断改进和加强财政工作。二是规范收入征管。切实加强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健全财政收入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三是严肃财纪纪律。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对财政政策执行情况、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力度。强化责任追究,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要在市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开源节流,提质增效,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为推进福州新区福清海港新城开放开发,加快福清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福清市财政局 作者:福清市财政局原标题:关于福清市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及 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