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家粿爷爷 发表于 2018-10-16 05:35:14

平潭石厝四目厅,根源竟然是来自福清?!



白青乡白胜村 伊 海 摄
  平潭石厝多为小型楼房,结构紧凑,典型的建筑结构为简单的“一明两暗”式: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间为厅堂,分前后厅,后厅较小用作厨房或杂物间;厅堂两侧的厢房,各有前后两间。大厅架木梯,楼上还是同样格局。房内不设柱,石墙承重。只有楼板、屋顶、楼梯和门窗有用到木材。新修的《平潭县志》称这种房屋为“单进四扇厝”,这与福清人常说的四扇厝有所不同。福清文史专家林秋明告诉我:“在福清,只有豪华建筑才能称为扇厝,有院落,由几座房子组成,红砖厝就是扇厝;单独的石头厝不能称扇厝。”按照他的说法,平潭村中那些荒废的合院式祖厝才叫四扇厝,数量并不太多。“莆田、福清和长乐海边的石头厝差不多,因为都要防台风,但平潭保存得最好、最多。”林秋明说。他还认为,平潭石头厝的样式可能是福清传过去的:“福清的红砖厝屋脊不翘,装饰重点在两边的马鞍墙,平潭石头厝也传承了这些样式。当地龙高半岛有青砖厝,也有红砖厝。所以我估计,平潭的石头厝受了龙高半岛的影响。”对此,福建省建筑设计院的顾问总建筑师黄汉民先生解释说:“平潭石厝体量不大,平面结构比较简单,很少出檐,与马祖和闽东海岛民居相似。其风火墙的样式和红瓦,应该来自福清。”
  平潭流行三种方言:绝大多数人讲福清话,海坛岛有六七个村子说闽南话,塘屿岛人说莆仙话。我们要去的中楼乡韩厝村新厝自然村,就是一个说闽南话的村子,村人都姓丁,回族,祖先从泉州晋江陈埭迁来,已经繁衍出500多人。
  残缺破败的丁氏祖厝坐落在一片空地上,墙体是青石与白石乱砌的,山墙也是当地流行的马鞍墙。建筑内部为木构梁柱、板壁、斗拱,相当奢华。“传说我们的祖先在油菜屿捡到宝,建了这房子,差不多有250年了。砖瓦都是从泉州运过来的。”老村民丁其顺说。陈埭丁氏祖先为阿拉伯人,明代改为汉姓避祸,并逐渐汉化,是泉州望族。他们具有经商的天赋,丁其顺的生意也做得很大,是平潭农贸市场鸡、鸭、鸽子的主要供应商。正如他们的祖先很快适应了汉族生活习惯一样,迁来平潭的这支丁氏,也很快适应了当地的建筑式样。这里的石厝看上去与其他村差异不大,甚至他们连信仰都改了—— 许多门板上贴着“以马内利”的红纸,据说全村70%的人信奉基督教。
来源:平潭时报 作者:平潭时报原标题:平潭石厝四目厅,根源竟然是来自福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潭石厝四目厅,根源竟然是来自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