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街道群众拿出500多亩地 ,要干大事...
龙江街道东南村十年前是一个无人不晓的“养猪村”
村内交通杂乱无章
大大小小的猪场使整个村子臭气熏天……
如今 这里
借助环城路、观音埔大桥的建成通车
依托贯通龙高、平潭的大真线
形成独特的交通区位,引来众多重点企业入驻
悄然发生着蜕变。
重点项目的建设,需要征用大量的土地。
如何处理好征迁与农民利益的矛盾?
新一届东南村两委班子交上一份出的答卷。
他们运用和谐征迁办法,共完成征用土地7宗,面积578.1 亩,发放征地补偿款1 亿多元,形成村民自觉自愿争先交地的局面,取得了“上级满意、业主满意、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群众安居乐业两不误。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征迁取得成功,离不开我们村民代表、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人会理事,他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村书记何善飞说,村民代表、老干部们懂民情、接地气、更能聚民心 ,让这个具有百姓公信力的群体参与到征迁工作中,政策宣传掷地有声,群众也更愿意听从,少走了许多弯路。
“征迁工作的顺与不顺,关键是百姓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说通了百姓,工作自然就好做!”70 多岁的村老人会理事林宗兴说。老林对东南村的情况了如指掌,征迁过程一路有他打点一切,他将1 亿多元的征地补偿款料理得分毫不差,群众对他心服口服。
征迁过程中,东南村将具有公信度的村民代表、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人会理事等选配至各征地工作组,通过开展“村民代表党员联系征迁户”活动,深入到征迁户家中,摸底调查,宣讲政策,排忧解难,协助征迁。在百日攻坚行动中,他们用不到一个月时间率先完成“星泰安物流”、“海西口腔医院”近200 亩征交地任务。
贴身“跟班”叩开门
“征迁工作就像一锅杂味汤,酸甜苦辣咸,样样都能尝到。我们参与征迁初期,碰了不少的‘软钉子’,群众不理解,甚至连门都不让进,大伙儿只能一趟一趟地跑,白天不行就晚上接着来。”何善飞说,为了征地,工作组人员嗓子哑了、眼熬红了,有的都成了拆迁户的贴身“跟班”。
为了能和征迁群众在感情上接近,干部们怀着真情叩开一户村民家门,群众出去干活了,他们就跟到地里去,顶着烈日,豆大的汗珠浸透衣裳……通过开展“村民代表协调会”、“面对面征地户对话会”、“征迁工作零距离”活动,一次次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不少群众渐渐接纳他们,并共同探讨起征迁问题。
2013 年北师大附属学校征用土地遗留问题,时隔三年之久未能得以妥善解决。为解决这个难题,东南村两委直面问题、靠前服务,多次开会商讨,利用航拍土地面积、承包证和村民承包土地每人口平均等数据解决了土地面积勘测难题,经过多番核算论证,终于在今年4 月份将北师大附属学校征地款发放到村民手中。干部们用真情换真心,让村民们心悦诚服,村民们纷纷签下征地协议,以实际行动支持大福清发展。
■
征迁环节曝晒在阳光下
“征迁补偿是群众最关心的事,保证公平、公正才能得民心。”何善飞说。
为保证征迁工作公开透明,东南村坚持做到“三公开”:公开征迁过程,无论大小项目都经过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公示、讨论,使群众对项目及征迁进展一目了然;公开补偿方案,做到前期摸底公开、核对公开、补偿标准公开;公开咨询电话,确保每个环节都在群众监督下,在阳光下进行。
“征迁的每一个环节都晒在村民们的眼皮底下,人人都得到该有的补偿,我们就相信政府,愿意自觉交地。”村民林宗亮说。目前,东南村所征迁项目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各项补偿费用及时兑现到户,做到了按期交地零条件、和谐拆迁零集访、施工建设零障碍、服务群众零缺位。
■
征地不能断了百姓生计
“政府搞建设征收我们的土地,我们日后生活靠什么、有何保障?”
这是被征地农民最关注的问题。对此, 东南村立足于“保障、就业、民生”六个字,从根本上解决群众**保障、就业问题。
今年50 多岁的村民林建德没有一技之长,征地前,靠着家中一亩三分地过生活,征地几乎征走了他家所有的田地,生计的来源一下子断了,这让他整日愁眉苦脸。但最近林建德脸上的阴云消散了,他在北师大福清附属学校当了保安,有了工作,生活不成问题了。原来村干部听说了他的难处,优先帮助他就业。
“征迁不能断了百姓的生计,我们设身处地为群众考量,坚决杜绝发生‘征迁前不是困难户,征迁后成了困难户’。”何善飞说,村里对**的农户实行**保险,在60 岁时每人每月都可以领到200 多元生活补贴;积极为**农民寻找就业机会,主动联系辖区周边祥兴集团、动车站、车企4S 店等知名企业,在招聘工人时特别是一般性工种优先考虑周边**农民,目前已安置120 多人进企业工作。
对于积极配合征地又需要旧房改造的农户,村两委给予优先考虑上报审批。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配套资金建设美丽乡村,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改善全村环境面貌。
■
东南村通过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千方百计解决征迁群众的后顾之忧,为和谐征迁注入了更长远、更丰富的内涵,让征迁群众“ 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有出路”。今日的东南村正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巨大改变。
来源:福清侨乡报 作者:高晶晶原标题:龙江街道东南村群众拿出500多亩地,要干这些大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