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家粿爷爷 发表于 2018-10-16 03:43:02

福清江阴镇平安建设的工作是这样开展的…

  近期,我市的“平安建设”围绕着提高“平安三率”如火如荼地展开。
  什么是“平安三率”呢?
  平安建设知晓率、参与率和公众安全感满意率

  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营造平安、稳定、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江阴镇通过广泛发动,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使平安建设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注重联防联控,确保预防到位

  强化警务室、协管员、村义务巡逻队和户主的协作,形成"面上有人管,线上有人巡,点上有人守"的群防群治网络体系,避免重大治安案件发生。
  江阴镇23个村均招募志愿者各成立一支“巡更队” ,每支“巡更队”主要由5--7个老体协成员、退休老干部、平安志愿者等组成。
  为了提高巡逻防控的针对性,江阴镇认真研判分析地区发案情况,科学制定及时调整巡逻路线。
  在警方日常巡逻的基础上辅以“巡更队”巡逻,于夜间20:00--22:30时段巡更模式,确保“巡查队伍一直在路上、安全提示一直在耳边” 。
  每天晚上“巡更队”在走街串巷的同时,通过宣传小喇叭、登门提醒等方式向村民播报安全防范常识。进一步提高见警率,提高村民防范意识,震慑违法犯罪,有效降低发案率。
  注重载体创新,确保服务到位
  建设重点部位全覆盖式的高清监控网络。
  科学布建“3+N”模式的高清监控网络,其中,3是指各个主干路口、沿海码头、企业周界的监控 ,N是指各个企业内部的监控。
  至目前,全镇已建成主干道、企业高清探头400多路,海防高清探头20路,车辆卡口8个 ,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基本实现了镇主干道、村居主要路段重点部位高清监控探头全覆盖。
  今年以来,镇公安、边防两所通过监控探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0余起、治安案件20余起。

  打造实战型警务模式,对江阴下石警务室进行升级改造,建立“江阴边防警务”微信公众号,定期向企业及群众发布治安防范要点,为他们提供便利的业务办理预约、查询等服务。
  结合江阴侨乡特点,在市边防大队指导下,由边防派出所、镇侨联合推出具有侨乡特色的“一侨一号”服务侨胞的“便民工程”,开辟侨胞绿色通道,福清籍华人华侨在实名注册账号后,即可享受边防部门以网络为媒介提供的专门服务,合理安排回国办事时间。
  目前江阴镇边防所 “一侨一号”办事大厅已于9月底建成,已累计为华侨受理、解决各类问题100多件;建立“义工爱心基金会”,关爱侨界失依儿童、留守老人,积极开展爱心帮扶、慰问等公益活动,打造“幸福工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注重健全机制,确保责任到位

  江阴镇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平安、综治、维稳等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加强人员配备和工作网络建设,将平安信息户责任分解落实,落实到包片领导、包片片长、包村干部、村委主干、村民小组、直至包点干部,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层层落实、严抓严查,成立督查小组,不定期抽查,做到镇政府“四不漏”体系 ,即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张贴“平安信息户责任分解图”,将责任由面分解到点,确保每个包点干部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职责,确保平安工作网络全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注重贴近群众,确保宣传到位

针对村民的文化结构层次,通过橱窗、板报、横幅、发放宣传品、开通平安彩铃、手机彩印、民警定期授课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镇公安行政所、边防所还结合近期辖区发案走势和防范重点,及时召开警情恳谈会,通报警情以及易发性案件的安全防范常识,确保防范跟着警情走,提高群众防范的主动性。镇村干部通过走村入户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的方式,在各村显要张贴干部“便民联系卡”,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可以直接拨打包村领导、工作队及包片民警的电话要求解决,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营造良好的平安建设氛围。
来源:壹福清 原标题:平安福清 | 江阴人民放心吧!江阴镇平安建设的工作是这样开展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江阴镇平安建设的工作是这样开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