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饼表妹 发表于 2018-10-16 00:11:16

中联物业告诉你拗九节的来历

“一碗甜甜的拗九粥,一箸一瓢羹都是孝。”
正月二十九“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孝顺节”和“福州感恩节”。
在这一天,从家中到街上,到处都氤氲着粥的甜香,传递着浓得化不开的孝道亲情。
拗九节这些节俗是如何产生的呢?

“拗九节”的来历
要从民间传说说起了
据说来源于佛教故事“目连救母”
佛教大罗汉目连,是一个印度人
他的母亲生前十分悍恶,常常虐待目连。因为生前行恶,母亲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受苦,尤其是不给她吃的,让她成了“慌鬼”。目连去探监时,不忍母亲挨饿,便天天为母亲送饭。可每次送来的好饭好菜都被看守的狱卒们分食了,母亲仍然天天挨饿,做“月号鬼”。


   后来,目连想了一个办法,用各种杂粮、干果和米一起熬成红糖糜,样子黑糊糊的。当他把这种“黑糜”送给母亲吃时,狱卒们见那东西又黑又黏,以为是脏东西,不敢吃。就这样聪明孝顺的目连让母亲吃上饭了。

这一天正好是农历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二十九似乎是目连妈的劫数。
正月呢,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 “后九”,所以此粥便称为“后九粥” 。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这一天也被称为拗九节。

拗九节的习俗,原来还与“九”有关
                              

后来,福清人认为,逢“九”不顺利
这种风俗又扩大到年龄逢九的倍数者
每年这天
岁数逢九或九的倍数的人都要过“九”
家里要为其煮“拗九粥”与太平面
以祈其逢凶化吉,除去晦气
平安地跨过“九”的门槛
另一说是古人以为“九”是个位数中最大者,只有“天子”皇帝才堪受用,即所谓“九五之尊”,一般平头百姓是承受不了的,俗话为 “难载福”,福清方言中就有“七兴八败难过九”的俗语,故以“九”是个“坎”。

要过这个坎,只有吃了太平面才会保平安,这才有了“过九”的节俗。

新时代拗九节,最大意义是孝心


目连孝顺母亲
又叫“孝九粥”
这一天被称为拗九节
在新时代也被定位“孝顺节”

   至于已经出嫁的女儿在拗九节要给父母送节,而且礼品必定要有拗九糜和太平面的风俗,乃是从以上两项节俗派生出来的,更体现了“父母的小棉袄”对父母的孝心。


   拗九节是福清古俗,虽然传说中有迷信成份,但它的积极意义仍远远大于消极因素。


   尤其近年来人们在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精神文明活动中,挖掘并放大了传说中的目连孝母,节俗中尊老数贤等优秀传统,把坳九节定位为“孝顺节”,更使这一传统节日增添和强化了适应时代的正能量,使拗九节这个古老的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
百善孝为先,拗九粥代表着孝顺,相信拗九节尊老这一传统也会一直延伸下去。
拗九节最大的意义讲的是孝心
记得,给爸妈送上一碗香甜的“拗九粥”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联物业告诉你拗九节的来历